城東高新區堅持高點定位推進項目大突破
(記者 張倫 通訊員 季成 楊勇)日前,上海臺協考察團50多位臺商來到市城東高新區,實地參觀部分項目現場,了解園區產業特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等情況。考察團十分看好園區的發展和前景,表示將適時來我市進一步考察洽談,影響和帶動更多臺商來投資創業。 近年來,城東高新區按照“三大戰役”總體要求,圍繞“生態美、業態優、形態新”三態立區理念,堅持把“高新技術產品、高層次人才合作團隊、高端合作平臺”作為招引目標,積極實施“優二進三”發展戰略,在項目建設、功能完善、實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項目開發建設是園區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和主抓手,我們將堅決打好項目大突破和突破大項目攻堅戰,努力形成重大項目梯次推進、滾動開發的良好態勢。”市城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陳斌表示。 高點定位,園區在項目突破上可謂高招連連。關于項目招引門檻,園區規定,所有新引進的工業項目畝均稅收必須在2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畝均稅收必須在50萬元以上;把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為項目招引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國家部委和北京、西安、上海等招商資源,加快引進一批國際、國內居于領先地位的高新技術產品項目,積極培育產業優勢和高新技術產品優勢;緊扣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服務、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采取定向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形式,全力突破一批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的龍頭型、基地型項目,加快促進上下游項目集聚、關聯配套項目集群,不斷拉長加粗產業鏈,形成“抓一個就能帶一片”的輻射效應。 8月8日,園區與上海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以產學研合作模式,推進上海大學相關成果在泰興轉化應用和培育孵化。本次合作的亮點是在園區共建“上海大學泰興技術轉移中心”,在上海共建“江蘇省泰興環保科技產業園上海育成中心”。這是園區長期以來堅持高點定位結出的又一碩果。 高新是園區的品牌和特色,也是支撐園區持續發展的生命力。立足承載更多“高大上”項目,園區持續在環境再優化和功能大提升上做足做好文章,堅持不懈抓好功能升級、體系配套、品牌創建等工作,不斷提升產業承載能力。 圍繞產城相融,園區今年確保投入8億元,重點推進居民安置區、鄰里中心建設,配套實施道路、綠化、亮化等工程,著力完善商業服務功能,不斷提升產城相融發展水平;圍繞創建省級高新區目標,加快建設人才科技廣場、企業服務中心,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研發、展示、交易、孵化加速、高端培訓一條龍服務;圍繞金融服務平臺建設,依托智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雙A”級資信這一平臺,成立智光創投、智光擔保、智光資產管理公司,并合作建立2個產業發展基金,全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和上市融資,盡快形成園區金融資源集聚效應。 作為園區,服務企業是本職使命。“我們將把服務企業作為首要責任,在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上下功夫。”陳斌說,將繼續實施企業培大育強工程,確保新增國稅開票過億元企業10家;實施企業上市培育工程,積極引導支持藍電環保、河海給排水、亞太泵閥、晟楠電子、科興電器、中興水務等園區重點骨干企業做好上市準備工作,力爭在2016年年初藍電環保主板上市;實施企業家隊伍培育提升工程,進一步提升企業家素質能力,最大限度地推動企業發展、產業擴張、經濟提升;實施人才引進工程,充分利用國家孵化器和院士、博士工作站,積極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和資本運作、企業管理、運營策劃、市場拓展等方面的行家里手。 對于下半年發展任務,陳斌提出了具體目標,即確保完成5億元以上項目1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確保在談的三個外資項目中簽約1個以上,并注冊到位,全面完成利用外資任務。同時,力促土壤CT、鋰電池負極材料、分布式儲能器等簽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朗肯空氣空調、銀泰科技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速度,南極機械、澤龍環保等項目早日達產達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