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鎮:“新常態”下尋求新作為
(記者 盧怡 特約記者 朱軍)“在經濟運行面臨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發展新常態下,我鎮更要立足自身企業和產業優勢,在招商引資的理念及思路上實現脫胎換骨、勇于突破、奮發有為。”談起今后的發展,張橋鎮黨委書記燕榮華告訴記者。 近年來,張橋鎮牢固樹立“工業為先、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加強招商引資工作。至目前,全鎮已有各類企業400多家,工業集聚區企業總數超過70家,基本形成了電子電氣、船舶設備等高端裝備制造特色產業。扎實有效的招商引資工作,為鎮域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當前的全鎮工業經濟發展,燕榮華表示,全鎮近年來的招商引資工作仍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不足:建設用地供給瓶頸、投資者發展實體經濟信心下降、招商引資隊伍能力建設有待加強、工業集聚區項目承載能力不強和項目有效信息互聯互通不夠等。 他說,今后將按照市委關于順應新常態、奮發勇擔當的要求,用心謀劃項目、精心招引項目、傾心建設項目,綜合施策,群策群力,爭取在重大項目開發上有新的作為。 在項目要素保障上再發力。開展“資源大整合”活動,緊緊抓住現有為數不多的土地指標,嚴格限制新招引項目的畝均稅收不低于20萬元、供地價格不低于30萬元、單體項目供地面積不超過20畝等剛性要求,并結合項目情況適當預留發展空間,切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加項目落戶的個數。大力實施土地復墾、增減掛鉤項目,全年計劃實施土地復墾150畝,拆遷掛鉤50畝,全方位爭取土地指標計劃,保障重大項目、優質項目用地需求,同時堅持集聚集約用地,做足閑置土地盤活及無地招商的文章。 在工業集聚區規劃建設上再發力,開展“效益大提升”活動。加快規劃中的1000畝張橋工業集聚區建設步伐,認真打造江蘇省重點培育小企業創業基地,圍繞“三橫三縱”開展硬質道路延拓配套,加強集聚區規劃布局調整和基礎設施投入,進一步完善工業集聚區的整體功能和形象品位。 在做大現有規模企業上再發力,開展“比學趕超”活動。鼓勵他們自主創新,實施技術改造,研發新產品,走馬新項目。如泰來減速機與揚州大學合作研究機器人減速機,科立德制冷與上海理工大學合作研究二氧化碳制冷機組,即將研制出的新產品必將帶來新的項目,產生新的投資。同時,積極推動傳統產品上品牌。 在招商引資與選資上再發力,開展“項目大突破”活動。強化招商引資頭號工程建設,強勢推進項目招引建設,努力以項目大突破推動全鎮經濟發展大提速。緊緊抓住全鎮現有企業主的各種信息,深入溝通,充分發揮他們在市場多年打拼隨之而有的資源作用。該鎮引進的投資5000萬元的藍海體育用品公司和投資3000萬元的波康電子公司,分別依靠了科立德制冷、長江電力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引薦。著力加強專業招商與委托招商,按照但求所在、不圖所有的原則,定期不定期地與一區五園的招商人員溝通交流有關項目信息。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再發力,開展“創業大比拼”活動。加大對回鄉能人的感情投入,加強信息跟蹤,制定出臺相關政策,形成鼓勵、引導、支持有實力的在外能人回鄉創業、有志青年在家創業的熱潮,為促進全鎮經濟持續發展增添新引擎。 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上再發力,開展“服務大競賽”活動。牢固樹立招商引資“一盤棋”的思想,一切圍繞項目招引轉,一切圍繞項目招引干。完善項目建設辦公室服務項目“一人包”、“一體化”、“一站式”、“一條龍”工作體制,將服務發展的“軟實力”繼續保持發揚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