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工業園區搶抓南北共建機遇提升園區產業檔次
(記著 王國清 張武平)2013年11月,江陰—泰興南北合作共建對接交流正式簽約。 截止目前,共有15家江陰企業落戶黃橋園區。這些項目均為現代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產業項目,有效提升了黃橋園區的產業檔次。 經過5個多月的施工建設,截至目前,位于黃橋工業園區的江蘇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經開始內部裝修,預計7月底完成,8月初調試生產。江蘇三杰新能源是黃橋園區招引的江陰企業,項目總投資2億元,主要生產動力型鋰電池,應用于電動工具、電動車、電動汽車,年產量2.5億AH,完全投產之后,年銷售量3億元,利稅近3000萬元。 2013年8月,江蘇省商務廳函復同意將黃橋工業園區納入省級經濟開發區管理序列;同年11月,黃橋工業園與江陰高新區正式簽訂南北合作共建協議。2014年4月底,經省政府批準,由省發改委和商務廳聯合發文,批準“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黃橋工業園”為南北共建園區。江蘇九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南北共建的第一家江陰企業,公司主要生產通信光纜專用鋼塑、鋁塑,產品占全國同類產品30%的市場份額。2013年企業進入黃橋工業園區后,計劃投資3.5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通信光纜復合材料和鋰電池專用鋼帶項目。2014年年初,一期工程投入生產,實現國稅開票銷售超億元。 黃橋園區搶抓省委省政府南北共建、跨江聯動機遇,在江陰高新區設立辦事處,選派干部掛職鍛煉,暢通與江陰有關部門、鄉鎮的溝通聯系渠道,并以黃橋江陰商會為橋梁紐帶,充分發揮“以商引商”優勢,吸引了眾多江陰客商到黃橋園區考察洽談;出臺了一系列特殊的優惠政策和量身定制的服務體系,有效推動了項目的招引落地和建設。黃橋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顧鵬程介紹,一年多來,已經有15家江陰企業到黃橋園區落戶,總投資達35億元,已有6家企業竣工投產,新增國稅開票6億元以上,以精密鑄造、精密機械加工、節能空冷、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為主的的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