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確保全年招引1000萬元以上項目40個
(記者 蔣凱)4月6日,記者從位于黃橋工業園區的江蘇展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已從1月份開始試生產,4月份全面竣工投產,可形成年產4500臺齒輪箱殼體的生產能力,年可新增國稅開票1.1億元。 據介紹,今年是深入推進新時期“黃橋決戰”的重要一年,是黃橋實現“跨越趕超、三年大變”目標的決勝之年。黃橋鎮將緊抓機遇,堅持“產城聯動、三化融合”戰略,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切實加快“推進富民強鎮、建設全面小康”進程。全年確保完成工業國稅開票銷售78億元,同比增長30%;完成工商稅收收入5.6億元,同比增長25%;實際利用外資2300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凈增1400元以上,30%的村集體收入達30萬元以上。 黃橋鎮黨委副書記、黃橋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顧鵬程介紹,將牢固樹立“產業興鎮、工業強鎮”的理念,集中精力發展工業,做大增量、優化存量,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大上爭力度,力爭早日獲得省級經濟開發區正式批復;完善園區產業發展規劃,有序推進征地動遷安置、道路、綠化及水電氣等工程建設;加快五期標房建設,在區內設立“區中園”,為老區東部鄉鎮項目“飛地”提供要素保障。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組織開展招商引資“百日賽”,掀起全員招商熱潮。確保全年招引1000萬元以上項目4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5億元以上項目2個;確保新開工工業項目20個、新竣工工業項目14個。繼續實行黨政負責人掛鉤聯系企業制度,出臺培大培強扶持措施,培育一批梯度規模企業。全年新增國稅開票銷售超5億元企業2家、超億元以上企業6家、規上企業6家;新增工商稅收收入超1000萬元的企業2家、超500萬元的企業6家。 據了解,黃橋鎮將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加快構建“一主四副多點”新格局,協調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把中心城區建設作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強大引擎,按照“四高”要求,全力建設黃橋新城;堅持把副中心社區建設作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節點,按照“四定”要求,配備工作人員、加強集鎮管理、服務向下延伸;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有效載體。 圍繞特色發展、轉型發展,黃橋鎮將集中精力發展旅游業、服務業、現代農業三大特色產業,不斷提升業態水平。按照“市鎮聯動、政企互動”的發展戰略,高起點修編完善《黃橋古鎮旅游總體規劃》和年度推進計劃,啟動4A級景區申報創建工作。加快古街區永豐客棧、丁西林故居等景點改造建設,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地10月份建成開放,力爭全年來黃橋旅游人數突破100萬人。依托“副中心”、“小城市”優勢,全力實施服務業提速計劃,圍繞火車站物流園區、工業園區總部經濟、老鎮區商業服務圈、新城商業綜合體,提升餐飲、住宿、商貿、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引進研發設計、信息技術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推進銘潤大酒店、泰豐國際商貿城、廣源物流基地等重點項目,啟動佳源星級酒店建設。確保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6億元,新開工10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6個,實現建筑業工程結算收入41億元。以爭創“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目標,集中精力抓好黃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扎實推進“三個萬畝基地”提檔升級,穩定發展祁巷村千畝香荷芋基地。年內新增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引進示范、展示、試驗基地200畝以上;創建泰州市示范家庭農場3個,新增家庭農場規模經營面積5800畝;新增農產品注冊商標10個,三品認證10個;農業機械化水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程度分別提高3%以上。 顧鵬程表示,將大力弘揚“自強不息、奮勇爭先”的新時期黃橋精神,積極策應新一輪“渡江戰役”和新階段“城建會戰”,深入推進新時期“黃橋決戰”,引領黃橋老區鄉鎮加快發展、后發趕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