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泵閥兩個新產品通過水利部鑒定
(記者 張宏偉 特約記者 成吉昌 通訊員 張成華)近日,國家水利部在江蘇亞太泵閥有限公司主持召開新產品鑒定會,對江蘇亞太泵閥有限公司研制的“輕便智能型大排量防洪搶險潛水泵”和“一體化預制泵站”兩個新產品進行鑒定。由水利部中國灌溉排水發展中心、水利自動化研究所以及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等國內著名院校、科研機構專家教授組成的評審鑒定委員會,通過對技術性能檢測報告與產品查新報告索檢考核,以及市場化應用評析,確認上述兩種新產品技術性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 亞太副總工程師蔣文軍介紹,該公司開發研制的輕便智能型大流量防洪搶險泵,順應大中城市防洪搶險應急需求,是在傳統潛水混流泵與潛水貫流泵技術基礎上延伸發展的創新型高科技水工產品。其核心技術采用永磁同步電機取代傳統水泵所用的三相異步電機,電機定轉子采用稀土永磁材料替代勵磁材料,運行速度快、應用效率高、冷卻性能好、技術適應性強,其電機與水泵主軸為同軸聯體結構,體積小、重量輕、節能節材、便于攜帶和快捷安裝,并增設了防超溫、防泄漏、防過載、防浸水等傳感自動保護裝置,實行變頻控制,自動調節。產品已經獲得國家專利授權,并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已在江蘇、安徽、江西等大中城市防洪搶險中得到廣泛應用。 同時通過鑒定的還有亞太“一體化移動預制泵站”為地埋式、智能化可移動型一體化泵站。蔣文軍介紹,該泵站裝備運用神舟飛船與宇宙空間站預制筒體結構原理,采用高性能纖維玻璃鋼制造預制筒體,將水泵各配套應用裝備一體化置于可移動筒體之內。一體化預制泵站筒體豎立式埋入8-10米深的地基,具有對天然雨水、管網污水和江河湖泊各類水體進行收集、傳輸、排放一體化功能,土建工程只有傳統混凝土結構的十分之一,總造價為傳統泵站結構的三分之一。泵站水量調節智能化運作,無需人工值班操作。預制泵體埋于地下,不但污水污物無異味滲出,地面還可種植花草美化環境,廣泛適用于城市街道、大型住宅區、工業經濟開發園區以及工廠、礦山、國防、軍營、科研機構等領域的污水收集、排放,以及江、河、湖泊的大流域調水。該產品在山東、江蘇、河南、廣東等大中城市的市政工程、江河治理中獲廣泛應用。其中YTTZB型玻璃鋼一體化預制泵站獲2013年江蘇省裝備制造業專利新產品金獎。 江蘇亞太泵閥有限公司是國家水利部早期定點從事水工設備、環保設備、特種閥門和水下清淤設備開發研制的水利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是國家污水污物潛水電泵技術依托單位暨潛水泵行業標準起草單位,亞太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江蘇亞太先后開發研制出我國第一臺QW系列潛水排污泵、第一臺1萬伏特大型高壓潛水電泵、第一臺DLC-1200型斗輪式大型水下清淤船。已擁有51項專利產品,200多項地、市與省、部級創新型科研成果。產品在我國三峽工程、黃河小浪底工程、深圳向香港供水工程、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以及京九鐵路、京滬高速、首都機場、上海寶鋼、大慶油田等國家和地方重點工程獲得廣泛應用,并出口北美、南非、東南亞等區域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