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工業園區首季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個
(記者 張倫 通訊員 游潔)驅車虹橋工業園,處處可見一片火熱的項目建設場景:在江蘇起越流體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工地上,5000平方米標準廠房即將建設完成,2號車間裝機已全部結束。在泰華物流項目施工現場,辦公樓建設進度逐步加快,預計春節前可完工。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整體項目可在今年8月份竣工投產。與此同時,鈦金屬材料管道元件生產項目正在打地基,工人們正在砌墻,工程將于8月份完工。 據了解,今年一季度,虹橋工業園將新簽約5個億元以上項目,新開工建設4個億元以上項目,預計可完成國稅開票銷售53.5億元,同比增長20%。 “項目建設是園區發展的重要支撐,沒有項目大突破,就沒有發展大跨越。我們將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園區工作的首要任務、頭等大事、重中之重,緊抓不放,全力打好項目推進‘持久戰’、‘攻堅戰’、‘突破戰’。”副市長、虹橋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錢軍直言,奪得首季開門紅,必須堅持以項目大突破為抓手,持續發力增創發展新優勢。 在重大項目招引上,園區將不斷調高招商引資標尺,緊盯世界500強、全國百強、行業前10強、央企、上市公司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擴張,主動出擊招引項目;用足上海自貿區溢出紅利,針對上海、蘇南等地區的優質產業轉移,主動承接項目;搶抓央企、國企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的機遇,主動對接合作項目,力求在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沿江物流等臨港涉水重特大項目上取得實質性突破。 招引項目風風火火,培大培強現有企業如火如荼。園區將積極引導揚子鑫福造船、中丹、宏大特鋼等骨干企業開足馬力,最大限度釋放產能。鼓勵宏峰新材料、華騁等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研發和推廣新產品,進一步做大做強。全年確保凈增規上企業6家,新增億元以上企業10家,其中5億元以上企業3家,3億元以上企業2家。為推動企業高位嫁接,重點抓好修正藥業與凱特莉包裝的控股收購,中鐵建大橋局與大洋造船、華泰船舶的戰略重組,瑞和重工與中鐵九橋、五橋的深度合作。加快企業上市進程,引導幸運寶貝、中丹制藥加強與會計事務所和證券公司的合作,完善相關財務和管理制度,盡快進入上市輔導期;加快推進泰潤物流裝備公司上市進程,力爭下半年在上海金融期貨交易所掛牌。進一步做好企業主輔分離、培育發展的文章,努力做大物流業稅收盤子,確保全年實現物流業稅收5000萬元。 “要想項目盡快落戶投產達效,要想園區發展質態進一步優化提升,必須在破解土地、資源等要素發展瓶頸上狠下功夫。”錢軍說。為此,園區將根據重大項目建設需要,主動謀劃、積極上爭,確保土地點供項目和獨立選址項目申報成功;加快推進土地復墾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全年完成占補平衡項目360畝、增減掛鉤項目80畝;鼓勵落戶企業建設多層廠房,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率;加快啟動新興產業片區、臨港產業片區拆遷工作,全力保證重大項目落戶需要;制定完善黨政負責人掛鉤聯系服務企業、盤活盤強低產低效企業制度,對產能、稅賦貢獻不足或閑置的企業實行“騰籠換鳳”,確保全年新盤活企業5個以上。同時,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探索新型融資模式,擴大引進社會資本,為園區快速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一手抓硬環境建設,一手抓軟環境建設,園區環境建設可謂“兩手抓兩手硬”。從園區主要負責人到普通工作人員,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一切圍繞項目、服務項目。對億元以上項目,主要負責人一線對接洽談,提高項目落戶成功率;對工作分工進一步明確優化,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負責項目招引、洽談和簽約,鎮長負責項目建設及要素保障。另外,創新項目服務機制,建立健全項目服務首辦負責制、專人承辦制、按時辦結制、推諉問責制,對所有項目實行半月過堂、一月督查、季度考評、半年考核、全年掛圖作戰,切實做到項目落戶“零過渡”、開工建設“零障礙”、服務推進“零距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