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如何充分利用宏觀政策、微觀發展形成的“倒逼”機制,在調整中提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11月9日至15日,我市組織園區、有關部門、部分重點工業企業主要負責人赴天津市、河北省廊坊市考察學習。“開闊了視野、轉變了觀念、找到了差距、堅定了信心。倍感震撼,不虛此行!”這是考察團成員共同的感受。當然,收益和效果還只是初步的,還是思想認識和精神層面上的,要想把先進經驗學到位,學以致用、給力趕超,尚需要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既要抓投資、抓消費、抓出口,更要注重抓調結構,做好“加減法”。 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致力于發展先進生產力。要注重發揮重大項目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招引、實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稅收貢獻大、環境影響小、資源消耗低的旗艦型項目,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要下決心,堅決淘汰落后產能項目,走出經濟發展、環境惡化的“怪圈”。
加快轉型升級是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企業轉型升級要從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入手,推動傳統產業的升級和管理進步;要投身電子商務,未來的中國電子商務必將迅猛發展,并將形成電子商務產業集群;要通過科技進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企業產品結構升級,并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一個企業的發展后勁如何,關鍵看其核心的研發能力和水平。這次參觀的恒銀金融科技始終致力于金融領域的產品與服務自主創新,打破在ATM機具以及服務外包領域國際巨頭的壟斷,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ATM單取款機芯,產品的鈔票識別率和出鈔速度等關鍵指標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并申請了國家專利。
從動力層面看,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將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為此,要堅持創新驅動,大力實施技術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升級,努力擁有核心技術、品牌優勢和定價權、話語權,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實力,增強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要鼓勵大型企業攻克難關,打破國際技術壟斷,走在世界相關領域前列。要引導中小企業走“專、 精、特、新”之路,形成行業獨特的競爭優勢。
管理是企業的生命線,作為現代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必須不斷引進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應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成本、要效益,推動企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人才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作為企業,重點是建設好兩支隊伍:一支是管理團隊,這是在打造百年企業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尤其是我們泰興的老一輩企業家開始退居幕后,接班人的培養尤為重要;另一支是技術團隊,要以合作伙伴、智力入股等各種形式,面向海內外引進各類領軍型、創新型人才,通過人才帶動資本、技術、人脈的集聚。
百舸爭流千帆競,潮頭踏浪勇為先。新常態會帶來新機遇,機遇稍縱即逝,發展時不我待。我們要主動搶抓機遇,牢牢把握機遇,迅速行動起來,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始終繃緊質量和效益這根弦,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奮力推進我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