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韓登軍 周冰 實習生 卜松)日前,首期投入2000多萬元、年產萬噸優質鑄件項目在姚王鎮投產。這是該鎮啟泰機械鑄造公司與江陰一家上市企業吉鑫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的。預計年可新增國稅開票銷售收入8000萬元。該項目采用自動化流水線生產,既減少了污染,又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減速機鑄件品質在過去基礎上有了質的提升和飛躍。
這是姚王鎮策應傳統工業轉型升級,推進鄉鎮工業突破發展的又一亮點。“我鎮素有 ‘減速機之鄉’的美譽,但近年來,由于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產業結構單一,作為占全鎮工業大半壁江山的傳統產業——減速機,檔次偏低、規模不大、競爭無序、發展乏力等問題比較突出。再加上外企的‘攻城掠地’,我鎮減速機和市場優勢風光不再。”姚王鎮黨委書記成文蔚認為,實現從傳統優勢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的轉型刻不容緩。
“前一段時間,泰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我市調研時,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明確要求。我鎮將進一步調優傳統產業結構,招引高新技術項目,做大做強支柱產業、龍頭企業, 構筑產業集聚平臺,實現產業集群的規模擴張,致力擦亮‘減速機之鄉’品牌。”成文蔚對今后的發展充滿了信心。該鎮加大對減速機產業集群工作的宏觀指導,制定和實施有利于減速機產業集群發展的戰略規劃,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目標和路徑。鼓勵有潛力、 有愿望的企業堅定不移地走資產重組、高位嫁接之路。
鼓勵重點骨干減速機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等環節采用先進信息技術,提升工業設計水平,大力推廣應用先進制造技術,促進產業集群由委托加工向自主設計加工、自主品牌生產轉變,推動產業集群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今年以來,恒杰、泰之星等企業積極與徐工、 三一重工等國家大型企業合作開發,企業發展已逐步走出低谷徘徊之路。
同時,引導中小企業發揮特色優勢,在專、精、特上做研究,形成各自的品種特色和質量優勢,通過錯位競爭、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相互壓價、惡意競爭的現象。鎮黨委、政府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加快減速機產業研發體系建設,依托省檢測中心平臺,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發能力,構筑面向集群的公共技術平臺,積極推進融研發、設計、 生產服務業外包為一體的減速機產業配套服務區建設。
成文蔚告訴記者:“面對姚王無存量盤活、無資源可用的特殊困境,今年以來,我鎮下血本盤活已經改制的低效閑置企業,下決心進行騰籠換鳥,通過逐一排查篩選老企業,對年稅收低于5萬元的企業,鎮政府通過回購,實行關停并轉,重新招商引資。目前,我鎮拿出430多萬元已經回購3家企業,年前還將回購2家企業。”姚王鎮圍繞項目轉、 圍繞項目干, 發動全鎮在外能人回鄉投資興業,列統企業與央企、國企聯系落實項目,掀起招商引資熱潮。 成文蔚介紹,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全鎮將突出招引“龍頭型”企業、“領軍型”人才和“戰略型”聯盟。“龍頭型”企業主要是招引機械制造裝備產業鏈龍頭項目,更大程度地發揮高端項目對轉型升級的支撐、引領作用。“領軍型”人才就是招引一批專家學者和學科領頭人, 深化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為企業提供技術引進、成果轉化、專利孵化、信息咨詢和人才培訓等專業服務,提升綜合競爭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戰略型”聯盟就是引導企業特別是減速機產業開展多種形式的高位嫁接、合資合作、戰略性重組,實現資源高效配置, 提高減速機行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同時,完善“人才鏈”、“資金鏈”和“產業鏈”,完善鎮內企業產品目錄和配套目錄,綜合考量投入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產業帶動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