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莊磊 通訊員 李生福)“現在我們的自備熱電廠鍋爐改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項目改造結束后,鍋爐效力將從原來的70%左右提升到89%,可以大大減少能耗、提升效益。”日前,記者在江蘇奧喜埃化工有限公司采訪時,公司生產管理科主管薛亞介紹,該項目只是奧喜埃近年來實施的諸多節能循環經濟改造項目之一。
江蘇奧喜埃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氫氧化鉀、鹽酸、液氯和熱力等為主要產品的企業,也是目前國內最大基礎化工原料氫氧化鉀的生產廠家。作為“萬家企業”之一,節能減排、節本增效是奧喜埃發展的重中之重。
實行節能改造,首先要從“人改”上著手。薛亞介紹,為保證節能工作有效推進,公司加強組織領導機制,建立健全節能工作領導機構。“我們成立了以常務副總經理為組長的能源管理領導小組,下設生產管理科,負責貫徹公司能源管理領導小組的決定,落實公司能源管理領導小組委派授權的業務監督、協調和用能、節約綜合管理工作,對生產消耗進行匯總統計分析,及時向領導小組反饋信息,確保節能降耗及時有效,直接對公司用能管理實行監督、檢查、考核。公司內二、三級部門和各生產重點用能單位也配備了專兼職能源管理技術人員。可以說,我們實現了三級能源管理網絡和節能降耗工作全覆蓋,為確保節能降耗工作有效開展奠定了基礎。”
“人改問題落實到位后,我們就開始進行項目改造。”薛亞說,公司主產品之一是氫氧化鉀。在氯化鉀電解產生氫氧化鉀的同時,會產生大量氫氣、氯氣。氯氣經過壓縮充裝,可以作為生產原料送往其它企業。但氫氣因干燥、脫水等處理過程困難,以往的做法是直接排空。 “其實氫氣是個很好的清潔能源,燃燒后產生的是水,而不是二氧化碳等,同時熱值很高,排空是一種資源浪費。所以2012年起,我們就開始策劃氫氣回收利用的項目,節約成本、節約能源。”
環保節能(燃氫蒸汽鍋爐)技改項目于2013年8月開工,并于今年3月正式投產,總投資611萬元。這一項目究竟能為奧喜埃節約多少能源,實現多大程度的資源再生利用?薛亞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3年全年氫氧化鉀的產量約10萬噸,耗蒸汽12萬噸,耗電近2萬千瓦時,耗標煤3.5萬多噸,有約2160萬標立方米的氫氣作放空處理。而項目投入運行后,年可回收利用氫氣1890萬標立方米,能生產1.25Mpa蒸汽59500噸,產生經濟效益804萬元;節標煤7556噸,節約成本604萬元。
不僅僅是燃氫蒸汽鍋爐的改造,奧喜埃已連續多年實施多個節能改造項目:2008年,淘汰固鉀裝置,年減少用煤量6000噸左右;2010年至2011年,投資1.5億元進行離子膜替代氫氧化鉀生產裝置中隔膜的改造項目,使生產一噸產品的耗電量減少810度、節約蒸汽4噸,年節約1.4萬噸標煤;2012年至今,投資2億元改造自備熱電廠鍋爐,新的高溫高壓循環硫化床效力將達89%……據介紹,2015年,奧喜埃將實施離子膜零極距改造項目,進一步為生產工藝節電。
在薛亞看來,每改造一個新項目,一次性投入很大,卻有著長遠而深刻的意義:“從小的方面說,如果企業不更新設備,能耗水平高,這意味著成本高,那么產品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從大的方面講,現在國家的能源越來越緊張,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完善企業的能源消耗管理,少用電就意味著少用煤,少用煤就減少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減少對大氣的污染。因此,不斷淘汰舊設備,始終使設備狀態達到最佳,將始終是我們發展的追求與目標。”
記者感言:在節能降耗被大力提倡的今天,化工企業如何實現節能降耗?奧喜埃的實踐證明,在“環保與安全是化工企業的生命線”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從根本上解決節能降耗問題,勇于承擔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社會責任,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所接納、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推動由企業小循環走向社會大循環,走出一條循環發展、綠色發展的新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