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 特約記者 季成)前不久,城東工業園區組織11家企業參展第十五屆中國環博會。展覽現場,河海給排水成套設備、亞太集團、中興水務等公司除了以展板、投影儀形式推介外,還將產品放至現場展示。河海給排水成套設備公司已擁有19項國家專利,自主創新的粉碎型格柵、固體垃圾粉碎機等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固體垃圾無害化處理系統位居行業國際領先水平。
今年以來,城東工業園區四大主導產業中,新興節能環保產業隨著國家環境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發展勢頭較好,增幅較明顯。亞太、河海給排水、藍電環保預計年增長率在40%以上;泰州遠大家俬搶攻美國市場成效非常明顯,預計年增長率可達50%;金穗能源、華霖電器、金鵬電器等節能電器類企業發展勢頭也很好,預計年增速在30%以上。涉及節能環保產業類的企業國稅開票銷售占全部工業的70%以上。
“面對區域競爭力日趨激烈的嚴峻形勢,我們將切實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以坐立不安的緊迫感抓好經濟運行工作。”城東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陳斌介紹,圍繞節能環保產業體系,主動與國內外節能環保領域前10強以及高科技、高附加值、快速發展的知名節能環保企業對接,實施點對點招商,推動產業招商,實現鏈式發展。年內計劃在上海、深圳等地舉行6 場專題招商活動,實施項目建設“310”計劃,即每年確保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個、新竣工投產億元以上項目10個、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個。通過項目建設的循環推進,促進園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緊盯目前在手洽談的重大項目,確保早簽約、早建設。同時狠抓項目建設進度。繼續實行領導班子掛鉤服務在建項目機制,切實把握好時間和進度,在保證建設質量、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推動在建項目和即將開工的項目搶時間、搶進度,完成好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要求,確保項目按計劃快開工、快建設、快投產、快見效。
據了解,城東工業園區將像抓招商那樣強化企業經濟運行管理,因廠而宜實施分類指導。實施培大培強“863”計劃,年內確保國稅開票銷售過億元企業8家以上,新增規上企業6家以上。同時,積極支持鼓勵現有企業或掛靠央企,或資產重組,或積極上市,走資本發展之路,引導3家以上企業做好上市儲備。通過強化政策扶持、要素傾斜、服務保障等措施,促進遠大、亞太、河海等重點骨干企業向“大而強”升級。力爭國稅開票銷售泰州遠大過7億元,亞太過3億元,河海過2億元。同時,重點推動金鵬電氣、德福來等企業加強與高等院所、上市公司合作,加大技改擴建力度,實現企業規模的擴張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實現超億元目標。對去年建成投產的企業,進一步提高生產能力,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擴大市場份額,確保國稅開票有較快增長。對長期以來效益不佳的26家小微企業剖析長期停滯不前的原因,轉變發展觀念,加大壓力,促使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確保年內有6家進入規上企業。對確實缺資金、缺技術無力發展的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合作參股、嫁接聯合等辦法進行合作,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園區還將鼓勵企業主動積極掛靠國內科研院所,引導企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強產學研合作,通過股權合作等方式,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和核心技術。年內,園區爭取成為國家環保科普基地,爭創江蘇省生態工業園、江蘇省環保特色產業集群。力爭新簽產學研合作項目5個以上,力爭創建省著名品牌或商標2個、泰州知名名牌或商標5個,創建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泰州市級工程技術中心3個,專利年申請量突破120件。加快引才引智步伐,確保引進高層次人才10人,其中,海外優秀人才2人。
“策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城東工業園在留足城市發展空間的同時,在高速公路以東啟動新的發展空間建設,以10公里主干道為重點,完成路網體系,拉開高速公路東部建設的總體框架;統籌推進亮化、綠化、水、電、氣、通訊等項目建設,形成完善的配套設施體系,為園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提供有效載體。”陳斌說,在現代服務業規劃區內,呼應國家環保服務業試點園區戰略,先期啟動105畝科技廣場建設,引進上海交大管理團隊,孵化轉化上海高校高新技術項目,構建研發、管理、總承包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框架;在高速公路西側工業建成區,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引導創新發展,提升技術裝備水平,與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高校實施合作,規劃150畝建設上海交大泰興慧谷科技園、西安高校產業園、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將高校科技產業園區打造成集研發、孵化、培訓、交流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人才和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聚集的科技產業園區、智慧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