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耿鳳)日前,由江蘇中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臺灣和桐集團公司共同投資1億美元成立的江蘇盛泰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生產。該公司總占地面積約680畝,生產和銷售表面活性劑產品,主要為下游日用化學品、洗滌劑等行業提供原料,在市經濟開發區逐步形成以日化洗滌用品原料為中心,上下游日化產品一體化園區產業鏈聚集地。
“2010年以來,我們通過引進、嫁接優質項目著力推進集團本部轉型升級。”江蘇中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家慶告訴記者,該企業引進與寶潔、聯合利華、白貓等日化巨頭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的國際日化原料名企臺灣和桐化學公司,新建日化產業園。一期工程江蘇盛泰化學科技有限公司預計可實現年銷售25億元,二期規劃投入1.5億美元。在抓好項目建設的同時,中丹集團積極與市經濟開發區開展合作,招引下游國際日化名企落戶泰興,力爭產業園建成后銷售規模達80億元。
中丹集團系始建于改革開放初期的鎮辦集體企業,歷經30余年的發展,現已成長為一家專業從事精細化工、染料、醫藥、農藥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中國化工百強企業。長期以來,該企業始終堅持與國內外一流企業和全國知名院校開展高端平等合作,高位嫁接先進技術、知名品牌、全球市場和現代管理,促進企業裂變式擴張、產業高端化發展,走出了一條高位嫁接創新之路。
“實施高位嫁接,追求優質發展,推進產業發展是核心。”張家慶介紹說,“圍繞這一核心,我們不斷解放思想、創新方式,不斷實施資本、資源和項目等發展要素的高位嫁接。”上世紀90年代,面對產品發展缺少資金的現狀,中丹集團堅持眼界向外,率先在全市引進外資創建了多家中外合資企業,大量外來資本的引進,有效推進了企業外向型經濟發展。至目前,集團本部65%以上的產品出口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今年年初,集團收購原方泰公司樹脂生產線,積極與國內樹脂生產技術領先的企業和華東理工大學開展合作,開發新型樹脂產品,企業本部的轉型升級層次和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據介紹,去年來,該企業積極嫁接外部資源,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本世紀初,企業發展面臨資源、能源等“瓶頸”制約。中丹集團充分借助重慶、內蒙的天然氣、煤電等資源優勢,不斷實施中丹傳統產業向西部轉移發展。2013年,企業在重慶投資產業規模達40億元,內蒙投資產業規模達15億元,在提升集團經濟總量的同時,也很好地推動了泰興本部的產業發展。
“我們將進一步整合集團現有平臺優勢,積極實施總部資源高位嫁接,匹配引進創業、創新團隊,全面實施高端產學研合作,全力提升科技創新層次和水平,致力在全市新一輪沿江發展中奮力拼搏,爭先進位。”張家慶表示。
【記者感言】在市場叢林中,企業必須成為大樹才能獲得充足的陽光雨露,取得競爭優勢;如果只是一棵小苗,被別的大樹遮蔽,那就可能永遠長不大。迅速成為“大樹”的辦法,就是高位嫁接,通過引進新技術、新產業、新工藝、新裝備,與傳統產業進行結合,融合發展,促進傳統產業優化組合,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競爭力。中丹集團與國內外一流企業和全國知名院校高端嫁接,快速提升產品研發的技術水平,實現科研和品牌的升級、技術和產品的升級,從而達到企業高速發展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