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鎮培大實體經濟實現雙提升
(記者 莊磊 通訊員 蘇振慶)“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之年,也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我鎮將以高昂的斗志銳意進取,以擔當的精神苦干實干,以創新的理念轉型提升,努力實現產業更敦實、城鎮展新姿、生態更文明、人民更幸福。”珊瑚鎮鎮長成峰說。 今年,珊瑚鎮將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的總基調,把改革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突出產業轉型、城鄉轉型、社會轉型,在深化改革中推進轉型發展、特色發展、融合發展,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推進年”、“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推進富民強鎮,建設全面小康。全鎮全年工作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15.7億元,增長11%;國稅開票銷售收入11.5億元,增長25%;工商稅收6508萬元,增長30%;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4830元,增長11%。 “我鎮將依據全鎮產業發展規劃,突出發展實體經濟,引導和扶持企業調結構、促轉型,努力實現經濟總量和發展質態雙提升。”成峰介紹。 大力發展工業經濟,擴稅源、上規模、壯實力。強化招商引資,堅定不移地以重大項目開發促進調結構、轉方式、快增長,迅速擴大增量、優化存量,同時積極推進項目開發,在已竣工項目投產達效的基礎上,確保新開工1000萬元以上優質項目2~3個,快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實施領軍計劃,引導優勢企業做大做強,發展壯大方圓型鋼、宏昌金屬壓延等現有骨干企業規模,推動企業練好內功,加強管理,穩定工業基本面,促使企業上規模上臺階。推進關停并轉,促進優勢企業快速成長。成峰說:“針對部分企業規模小、產品雜、效益低、負債重、生存難的實際,我們將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穩步推進企業關停并轉。通過明確畝產稅收指標、推動企業閑置土地盤活,促使企業在‘洗牌’中轉型,實施‘騰籠換鳥’、‘逼鳥為鳳’,讓優勢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此外,破解瓶頸制約,提升服務發展能力和水平,完善制度、搭建平臺,切實幫助企業緩解用地、融資、用工等矛盾。注重載體建設,加快工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工業集聚區路道、綠化、排水等基礎設施,打造出入口2個節點,建設具有特色的工業集聚區,以提升項目承載能力。 高效發展現代農業,抓項目、強基礎、增效益。以二河新村、珊瑚新村等為中心,繼續抓好糧食增產項目建設,扎實推進糧食園區建設工程,大力推廣新型農業機械,全面推廣機插秧;積極開展與江蘇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廣泛合作,將農業科研成果在園區推廣和示范,力爭在農業技術、產品生產、運行管理模式上達到“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鼓勵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經濟組織領辦的小農場等多種形式的新經濟組織,引領園區發展,逐步建立穩定的產、加、銷一條龍體系,形成農、工、貿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全面完成土方工程、泵站、硬渠建設任務,同時抓好省級高沙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以項目開發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繼續加大三大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力度,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 提速發展現代服務業,上項目、創特色、提比重。成峰說:“我鎮將圍繞‘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的目標要求,加快服務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大現代服務業項目招引力度,以‘營改增’為契機,加大‘個轉企’、工業企業主輔分離推進力度。” “新的一年,我鎮還將全力推進全民創業。把民營經濟作為發展的主動力、富民強鎮的關鍵支撐,在全鎮迅速掀起新一輪全民創業的熱潮。積極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良好社會氛圍,通過扶持初始創業、建設標準廠房、強化職業培訓等途徑,引導群眾不拘形式、不拘規模創辦實體。”成峰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