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放大“農”字效益實現融合發展
2013-09-12
瀏覽次數:
大中小
在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過程中,市農產品加工園區突出農字頭項目建設,完善延伸產業鏈條,著力在促進農民增收、輻射帶動北部地區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 9月10日上午,農產品加工園區內港池碼頭建設工地上,最后10米擋墻開始澆筑混凝土。按照目前的建設速度,碼頭主體工程本月底即可完工。與此同時,碼頭的附屬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施工,年底所有工程將全部結束,到明年年初可以投產使用,年吞吐量在300萬噸左右。 內港池碼頭是農產品加工園區引進的農產品倉儲物流項目,竣工后可形成500噸泊位碼頭11個,為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成蘇中農產品交易集散地奠定交通基礎。 圍繞全面貫徹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放大“農”字效益,積極延伸園區現有的畜禽加工、糧油加工、果蔬加工產業鏈條,拓寬產業招商。江蘇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農產品加工園區上半年新簽約的項目,總投資2.2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高檔系列食用菌生產基地。目前,廠房主體工程已經竣工,將在10月下旬投產。 市農產品加工園區還將進一步抓好總量擴張,全力服務現有項目建設,督促項目快建設,快投產、快見效,力爭全年完成國稅開票15億元,2015年達到50億元。按照區鎮融合發展的理念,農產品園區將進一步優化規劃布局,整合園區和新街、元竹兩鎮現有產業資源、交通優勢,加快建設連接鎮區的道路,拉開發展的框架,拓展園區發展的空間,努力打造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真正形成產城合一的特色園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