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經濟實現首季“開門紅”
(記者 蔣凱)“我市經濟延續了去年以來‘穩中快進、逆勢上揚’的勢頭,圓滿實現了首季‘開門紅’。”在4月12日下午召開的市政府全體(擴大)會議上,市長張育林在總結一季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時說。 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快進”的良好態勢。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09億元,同比增長22.04%,比全省、蘇中縣(市)、泰州縣(市)平均增幅分別高11、7.1和10.04個百分點。其中,完成稅收收入7.69億元,同比增長33.75%,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達84.59%。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幅、完成進度及稅占比均列泰州三市第一。實際利用外資7112萬美元,同比增長36%。完成工業總產值665億元,同比增長23.8%。規模工業實現總產值425億元,同比增長25%。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扎實有力,省政府、省農委先后兩次在我市召開農業生產工作現場會。全市新增高效種植基地58個、設施農業1.8萬畝,新建成片林7377畝、綠色通道261公里。 項目開發勢頭強勁。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5億元,同比增長20%,總量和增幅列泰州三市第一。實施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8個,總投資267.66億元,同比分別凈增6個和31.73億元,項目滾動開發的格局加快形成。總投資86億元的天星洲港口物流園項目被列為2013年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實現了省重大項目投資領域零的突破,一期工程已于3月底順利開工。總投資20億元的遠東圣達產業園項目和總投資10億元的便攜式互聯手持通信設備、平板電腦項目成功簽約,江大泵業、盛鴻電力、永盛生物等3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成功舉辦深圳服務業暨土地招商會,簽約服務業重大項目9個,總投資162億元。 城建交通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春節過后,新“334”省道、文江路、興南路、東陽路和城市防洪等城建、交通結轉工程迅速復工,確定今年實施的污水管網、老小區整治、背后街巷改造等工程先后啟動建設。城市綠化工程推進迅速,春季20項綠化工程絕大多數已開工建設,其中城北苗圃、江平路兩側綠化已實施到位,江平路苗圃及東側游園工程進入掃尾階段,為今年通過省園林城市驗收奠定了基礎。鼓樓橋周邊、國慶東路東延、朝陽取土區等地塊征收動遷有序推進,城區亂埋亂葬清理工作啟動實施,村莊環境整治工作通過省市驗收。城鎮土地經營開發加快,上市土地達77宗3155.82畝。總投資30億元的周曾片區1000畝土地開發項目成功簽約。耕地占補平衡項目取得明顯成效,黃橋、古溪、分界等鄉鎮部分項目全部或超額完成任務。 民生工作進一步加強。廣泛征求社情民意,超前謀劃年度民生實事,合理確定時序進度,各項工程快速啟動。至目前,年度為民10件實事中,婚姻登記免費工作已實施,其余實事方案已基本確定,正在抓緊組織實施,年內可確保全面完成。社保參保繳費27.86萬人,覆蓋率達99.9%,續保率達95%以上,提前超額完成省市下達的全年目標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