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業經濟會議召開 推進轉型升級特色發展
3月22日上午,全市工業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張兆江要求全市上下以轉型升級、特色發展為工作著力點,積極順應國內外發展大勢,在調整變革中順勢而為,解放思想、率先轉型,搶抓機遇、尋求突破,始終把握新一輪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近年來,在宏觀形勢復雜多變、周邊發展競爭日趨激烈的雙重壓力下,我市積極應對、搶抓機遇、合力攻堅,堅持工業立市、工業強市、工業興市不動搖,始終把實體經濟發展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來抓,工業經濟擺脫了低谷徘徊的被動局面,呈現出加速趕超的良好形勢。2012年,主要工業經濟指標增幅排蘇中第一,在全省處于領先,獲得了泰州市目標考核綜合一等獎。泰興經濟發展要再上新臺階,取得更大突破,工業經濟仍然需要打頭陣、當先鋒、挑重擔。 張兆江就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特色發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勇于突破自我,以思想的大解放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特色發展。 轉型升級、特色發展事關鞏固穩中快進、逆勢上揚的好勢頭,事關泰興長遠發展的后勁和空間,事關“學趕蘇南、領先蘇中”戰略目標的實現。各園區要傾力打造高品質特色園區,全力培育壯大具有區域特色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品牌產業,更好地支撐和引領當前和未來發展;各鄉鎮要堅持高點定位,著眼于為長遠發展開辟空間、奠定基礎,做好打造富民強鎮特色產業的文章;各企業要把企業當作事業來做,立志于多做大事,在企業做大做強過程中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要順勢而為、主動作為。廣大企業要主動順應現代企業發展的潮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的產權制度、組織制度、管理制度,要加大對新產品、新項目、新技術、新工藝的投入,不斷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 要拓寬眼界、開闊胸襟。廣大企業家要有放眼全球的視野,跳出企業看企業、立足國內看企業、放眼全球看企業;要有創新求變的思路,學習借鑒國際、國內先進企業的管理理念,把企業打造成為靈活應變、決策果斷、措施有力的市場競爭主體;要有共創大業的胸襟,善于合作共事,致力謀求與大企業、大集團的合資合作、互利共贏,巧借外力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二是要狠抓關鍵環節,以項目、企業、產業、園區的同步提升,支撐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特色發展。 張兆江指出,“四大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我市近年來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要立足更高起點,進一步深化提升“四大發展戰略”內涵,突出抓好一些重點工作和關鍵環節。 要加快高端項目引進和實施。要圍繞產業升級“468”計劃,著力主攻投資強度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促進和帶動重點產業的提升發展;著力引進產業鏈前伸后延項目,不斷加粗、接長產業鏈條;“一區四園”要繼續加大重大項目引進實施力度,要在特色產業項目質量上提高標準,在特色產業高端項目和產業鏈關鍵環節上取得更大突破。 要加快企業開放創新步伐。張兆江指出,我市的一些企業發展不平衡性比較明顯,廣大企業要敢于走高位嫁接、兼并重組的路子,同時加快企業上市步伐。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支持企業繼續加大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組織開展重大科技項目聯合攻關。 要加快新興產業培育發展。要圍繞新興產業“雙倍增”目標,加快培育發展新材料、新醫藥、節能環保設備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努力使之成為引領支撐未來發展的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同時要全力招引一批重大項目,引進一批核心技術,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建設一批特色基地。 要加快園區品牌建設,“一區四園”要圍繞既定的創建目標,加快創建步伐,提高園區知名度。 三是要破解發展難題,以優質服務保障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特色發展。要大力推行集約節約用地。一方面要積極包裝上爭,同時要不斷優化政策舉措,提高現有建設用地容積率,加強閑置土地處置,盤活存量土地;進一步加大騰籠換鳥力度,堅決淘汰落后產能。 要積極拓寬融資渠道。不斷深化政銀企合作,接長接粗資金鏈條,始終保持園區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大投入、快推進;鼓勵金融機構開辟信貸“綠色通道”,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進一步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要不斷優化行政服務效能。堅持主動服務、高效服務、創新服務,嚴格落實重大項目部門包保責任制,暢通項目審批的快速通道。 市長張育林作了工業經濟工作報告,在總結2012年工作的基礎上,全面部署2013年工業經濟各項重點工作,要求準確研判工業經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以進一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努力開創工業經濟工作新局面。 市委副書記孫云主持會議。會議對2012年度工業經濟工作先進園區、鄉鎮、部門、企業進行了表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