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留心打折盤“瘦身減配”
樓市持續低迷,開發商不但在打折促銷上動足了腦筋,更有的為了降低成本而悄悄“瘦身減配”,對此購房者應多留幾個心眼。 購房留心打折盤“瘦身減配” 最近,杭州濱江某樓盤“瘦身”的行為給購房者提了個醒。該樓盤打出降價宣傳后,購房者在樣板房看到了開發商同時貼出的告示說,外立面、入戶門、智能鎖和窗等材料都改成了較先前承諾更為廉價的材料。這一在降價潮中承認“減配”的行為,實則也反映了開發商為了保證利潤而在小區道路、門窗配置、景觀綠化、精裝修標準等地方做“減法”的手段。 可“減配”的地方很多 據業內人士透露,杭州濱江這一樓盤前后的材料在價格上的差異基本上每平方米都能有一兩百元,甚至更多。開發商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無論是打折還是降價,又或者是五花八門的促銷手段,樓盤本身的質量有沒有下降,有沒有被偷工減料也是購房者要有所關注的一點。相比面積較小的門窗,外立面在減配方面是個“大頭”。不過實際上,由于現在商品房的合同約定通常十分模糊,除了比較常見的外立面外,許多地方都可以做出文章來。 合同約定時,開發商就首先可以將材料的描述寫得寬泛、模糊一些,給自己的材料成本留出空間,有些還會在門窗尺寸等容易忽視的細節做文章。而綠化和公共部位則更不被購房者所留意。像是綠化帶中的花草樹木,選取什么樣的品種、造多少株、大小如何,上下甚至可以有數十萬元的差異。公共區域的建設就更是如此了,其中的設置、裝修標準,包括小區的路面材料等等,很容易就能擠出水分來。 另外,精裝修的房子也是很容易鉆空子的。本身裝修的問題就多,在材料、家具等多方面能動的手腳和“花頭”自然都少不了。而目前的精裝房合同中,普遍也只是列出所用材料的品牌,但是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的情況還是會讓價格產生很大的差別。 買家要留點心眼 在被問及相關情況和技巧的時候,21世紀不動產的羅寅申也告訴記者:“裝修方面的問題一般比較麻煩,也沒有很統一的標準,既容易出問題,也較難查出什么來。”自然,像開發商公開承認降低材料等標準是比較實在的做法,但調查發現,暗中修改、悄悄瘦身的樓盤也不在少數。無論是半遮半掩地“減配”,還是暗中偷工減料,購房者都應加以關注,盡量避免價格降了質量也降了的情況出現。 “有些售樓處也會說的。”羅寅申說:“但有意隱瞞的就比較難了,需要購房者多加查看比較,對開發商、對合同細節都可以有所追問和深究。”他還指出,不單單是對降價的樓盤,一些樓盤雖然價格沒有動,但卻會在資金等壓力下悄悄改變實際內容,比如說3500元標準變2000元標準了等等?傊,購房者在關注價格、促銷的同時,對于樓盤本身質量也不能放過,畢竟東西好才是硬道理。據理財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