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剛需猶豫購房生悲劇 買房勿念更低合適即可
身邊想買房的友人越來越糾結,有些甚至還說到了抓狂狀態。為何?為金錢、為降價所困咯。 小年輕梁小姐最近幾個月都很忙,不是在板房里,就是在去樓盤的路上。這個階段的她,心理是很幸福的,因為她和他很快就要結成連理;而此時的她,又是備受現實折磨的。看了幾個月的房子,好容易在金沙洲終于找到了一套雙方都喜歡的小三房,卻被告知這種產品已經賣光了,下一期請早。蒼天不負有心人,上周,幸福的小兩口真又在同樣的區域里找到了另外一套小三房,不過此次他們沒有像上次那樣立即下手預定,因為這套房的價格要1.33萬元/平方米。既然喜歡,這價格和上次的也差不多,你們也接受,那么為何不定?她給的理由很實在,這么多樓盤都在降價,不知道這個樓盤還會不會也繼續降價呢?還是錢的問題。身為女性,我知道在面對心頭好的時候,要放棄該是多么痛苦之事。但房子畢竟是大單買賣,也是幸福的載體,放棄與否,這個決定對于她來說簡直比上刀山下油鍋還難。 剛需的購房年代,因為速度而帶來更多的悲劇。就這么猶猶豫豫快一周時間,等小兩口終于咬牙要交定金時,再次被告知,“對不起,這套房子已經賣了。”該不該說這是杯具呢? 此事無關天意,全在人為。調控至今,樓市市場秩序早已和從前大不同,這是一個買方的時代,精明而有遠見的商家都知道如何迎合買家們的實際需求,如何才能令自己的房子更能被大家接受。從2月份至今,廣州確實有很多樓盤都以各種方式促銷,但是也有那么一小部分樓盤價格堅挺甚至新組團售價比之前還更高一些,這便需要想買房的人切身到每個樓盤詳細了解,而非道聽途說一味地認為這個樓盤還會繼續降價,這不是理性買家應有的行為。 每個房企、每個樓盤都會有各自的營銷策略,產品各異,價格各異,使得成交也各異。一個樓盤的成交量比較高,那便說明它的價格能為市場接受,未來降價的可能性就低;相反,一個樓盤的成交速度慢,這也并非意味著這個樓盤未來就會降價,可能有供應量的原因,也可能有產品定位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