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旅游走進市民生活
(記者 燕麗娟)國慶長假,因為高速堵車、景區擁擠,長假期間我市不少市民選擇不外出旅行,市內科普游成為不少市民教育子女的首選旅游線路,讓孩子們在旅游中感受到科學的真諦。 國慶節期間,市民張先生一家放棄了外出旅行。“國慶假期,景區都是人擠人,根本看不到什么,帶著孩子也玩不好。”張先生說,假期前從網上看到我市的科普線路后,覺得科普旅游全家既能一起出去游玩,又能教育孩子,于是長假期間他們一家去了黃橋古鎮及祁巷村游玩。 科普旅游是科學知識普及和旅游產業相結合的一種新興旅游方式,2013年省科協、旅游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發展科普旅游的意見》后,我市認真貫徹文件精神,通過整合資源、宣傳造勢、組織活動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推進我市科普旅游發展。 市科普教育基地泰興文化博覽中心,以老縣衙的重建和恢復為基礎,重現古縣衙的歷史風貌,并將城市沿革、歷史名人、文化遺存、館藏文化、現代城市風貌、城市發展遠景融為一體,充分展示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現代文明;古銀杏公園和國家4A級別景區紅楓園,園內四季景色各有千秋,風光秀麗,是自然科學知識教育和休閑度假的絕佳勝地;走進濟川藥業集團,象征著吉祥、安康的白象,具有磅礴之勢的《濟川賦》浮雕,規模宏大的藥業文化和科技文化展廳,讓游人為之震撼,進一步呈現了企業深邃的歷史和深厚人文。除此之外,還有科技創業園、鳳靈樂器博覽館、豬文化館、氣象科普館等專業科普場館,為游客和廣大市民提供了參觀學習的科普場所。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科普教育基地42家、國家級生態示范村7個、省級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點14個,涉及氣象、樂器、工業、農業等多個領域。市科協充分整合這些資源,編印《泰興科普旅游指南》等宣傳手冊進行包裝推介。2014年8月,古銀杏公園、小南湖生態園入選省科普旅游線路。 在咨詢假期旅游線路時,我市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對過去節假日同期數據進行的對比發現,近年來旅游市場熱點已經從過去的單一觀光賞景逐漸轉變為科普、文化游。據了解,為豐富我市科普旅游的內容,今后科普旅游線路將更加體現科學化、自然化、鄉土化、生態化等各方特色,推進旅游與文化的融合,更好地凸顯科普旅游的“旅游、科普、文化”三大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