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區)都有大病二次補償機制 年最高補償一般不超過2萬元
2012-05-10
瀏覽次數:
大中小
本報訊(記者 陳羚)為進一步減輕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的醫療負擔,即日起,各市(區)將全部建立大病二次補償機制,原則上一個醫保年度內,對參保人員個人自付醫保政策范圍內2萬元以上部分按比例進行補助,年最高補償金額一般不超過2萬元。 今年1月1日起,我市建立并實施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市級統籌制度。為確保全市范圍內城鎮職工醫保和生育保險參保人員享受同等待遇,逐步達到“同人同城同待遇”,近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求,各市(區)普遍建立基本醫療保險二次補償機制,將參保職工、居民(含學生)中患重病人群納入補償范圍。 同時,各市(區)接下來將擴大門診統籌參保范圍,將城鎮職工、居民納入同一門診統籌政策范圍內,使門診統籌制度覆蓋基本醫療保險全體參保人員。同時根據醫改要求適度提高門診統籌支付比例,支付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同一年度內最高支付額不超過500元。 此外,各市(區)將依托金保工程,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險慢性病種、部分特殊病種、城鎮居民(學生)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門診統籌等待遇支付即時結算,切實方便參保人員就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