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泰興一卡通”會讓這些事兒“變好辦”
城市綜合服務平臺“泰興一卡通”正式上線,泰興開啟政務服務“掌上辦”時代。 隨著上線的政務便民服務越來越多,實名注冊用戶逐步增加,截至目前已超39萬人。
這些“老大難”事項如今刷臉就能辦 過去一年,曾經要進“多材料、多部門、多次跑”才能辦的事項“零材料”“零跑腿”“刷臉辦”。通過“泰興一卡通”服務事項的不斷上線,解決了一大批涉及民生的政務服務難點堵點痛點。 “足不出戶、隨時隨地”的辦事體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用戶,幫市民縮短辦事時間,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掌上”辦事更高效 “掌控”生活更便利 除了政務服務外,“泰興一卡通”根據市民的需求,不斷開拓更多便民服務,接入更多場景,全方面多維度的提升市民生活、工作、學的的便利化程度。目前,已上線智慧醫療、智慧停車、智慧文旅等7項智慧城市場景服務。 “智慧醫療”服務市民可線上申領“電子健康卡”,全市醫療機構實現“亮碼就醫”“智慧停車”已接入全市封閉停車場和路測停車泊位,有效破解“停車難”“亂收費”問題,初步實現“全市一個停車場”;
把數據裝進“保險箱”多維度保證用戶信息安全 圍繞多個民生服務場景,“泰興一卡通”充分利用系統互聯互通和政務數據共享,打造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集成辦理、場景式服務,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隨著系統的互聯、數據的打通,大量的數據匯集且被調用,“泰興一卡通”是如何保證市民用戶信息安全的? “泰興一卡通”須通過注冊用戶實名認證、人臉識別后才能進行事項辦理,享受便民服務,且數據調用也須經本人授權,每次數據調用都保存操作日志,保證數據調用安全可追溯。注冊用戶辦理業務時,需二次刷臉認證,確保用戶手機丟失或賬號密碼泄漏的情況下,隱私和數據安全得到保護。 同時,“泰興一卡通”對外只連接電子政務外網,互聯網業務通過電子政務外網互聯網域透出,數據加密形式存儲在政務云,確保個人隱私不發生泄漏。
2022“泰興一卡通”又會讓哪些事兒“變好辦” 今年,“泰興一卡通”、市政務服務網將圍繞衣食住行、教育、就業、養老、社保、醫療等民生服務場景,推出不少于300項便民利企高頻事項,梳理并上線不少于50件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的民生熱點“一件事”。其中異地報銷相關事項即將上線,逐步解決市民群眾為異地報銷醫療費煩惱”的問題。 同時,“適老化”改革也是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改革將會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推出無障礙閱讀模式,提供親友幫辦、一鍵呼救能力,打造老年人服務專區,集政策直達、養老、醫療、出行、生活為一體。消除數字鴻溝,助力老年人群體辦事“無障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