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繳費不滿15年 可一次性補繳
| 去年,江蘇出臺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和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實施辦法。前天,記者獲悉,省人社廳、省財政廳日前下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若干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對繳費工資、視同繳費和欠費補繳、以及養老保險待遇計發等問題,一一作出了明確。
還沒到退休年齡,但是因患大重病不可能再工作了,怎么辦?《通知》明確,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未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退休年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經設區的市以上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因病或非因公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后,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 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工作人員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怎么解決?《意見》規定,可由單位和個人按其退休時的繳費工資基數和相應的繳費比例一次性繳費(含職業年金)至滿15年后,按照規定計發養老保險待遇。 此外,對于改革前曾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改革后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員,在本人退休計發基本養老金時,其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建立個人賬戶前的實際繳費年限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建立個人賬戶后的實際繳費年限予以確認,不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并與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合并計算。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繳費至本人到達國家和省規定退休年齡的當月后停止繳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規定核定養老保險待遇,并從核定的待遇領取時間起發放養老金。 鏈接 老人抽煙的少了 喝酒的多了 三成老人有抑郁癥狀、子女居住地離父母越來越遠、老年人抽煙少了但喝酒多了……昨天,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布2015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項目(CHARLS)研究報告,揭示了老年人在身心健康、家庭照料、子女轉移支付等方面的情況。 據悉,該項目采用多層隨機抽樣方式確保調查的質量以及權威性,在全國隨機抽取了150個縣/區,2015年的全國樣本共12200戶,涵蓋兩萬多名受訪者。項目采取最嚴謹科學的調查方式,長期動態跟蹤中國人口的老齡化進程,尤其是60歲以上老齡人口的財務狀況、心理與身體健康狀況等,目前已成為中國關于老齡人口最權威的數據庫之一。 ●三成老人有抑郁癥狀 據報告顯示,60歲以上老人的總體健康狀況令人擔憂。38.5%的老人身體有殘疾,自行完成基本日常生活活動都有困難。近三分之一的中國老年人表示身體有疼痛,33.1%的受訪老人有程度較高的抑郁癥狀。從慢性病情況來看,超過一半的老人患有高血壓,23.9%的老人患有糖尿病,但有近一半的老人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老人喝酒率上升 在健康行為方面,這次調查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0以上老人抽煙的頻率確實降低了,但是喝酒率上升。2015年,男性的戒煙率為38.8%,比2011年提高了20%。2015年,男女飲酒率分別比2011年增加了3%和30%,每天喝酒超過2次或最近一次酒精攝入量超過推薦量的男性比2011年增加40%,女性增加60%。而且老年人的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2015年男女超重率比2011年增加了14%,其中女性肥胖是男性的2倍。 ●獨生子女政策影響開始顯現 隨著獨生子女父母開始進入老年人行列,可提供照料的子女數在持續下降,尤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人口的子女數量急劇下降。雪上加霜的是,子女居住地近幾年離父母也越來越遠,孩子住在別的縣/市的比例顯著地從2011年的19%上升至2015年的24%。項目總負責人北京大學國發院趙耀輝教授表示,這個趨勢還可能會持續下去,這也意味著獨生子女政策對中老年群體的影響開始顯現。 報告顯示,老年人的照料需求依然較大。由于38%的老人日常生活受限制,這部分老人最有照料需求。根據調查,老年女性是老年男性的主要照料者,非配偶照料中,兒子仍然是重要的照料主體,但城市中的女兒在照料父母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現在,超過一半的老年人不跟孩子同住,而是獨立居住,好在將近85%的老年人會從非同住的孩子那里得到轉移支付。從子女角度,有四分之三的子女是給老人錢的,每對父母得到孩子轉移支付的中位數是300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