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社保基金”
| 9月29日上午,江蘇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圍繞省政府關于全省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和監督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永忠主持詢問會。
在聯組會議上,許洪祥、王臘生、孔新寧、林林、唐進、周來水、王晨曦、劉加東、薛建輝、張國良等10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代表就社保基金監管的熱點問題犀利詢問,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譚穎、巡視員陳勵陽,省財政廳副巡視員沈益鋒、省衛生計生委主任王詠紅、省審計廳廳長顧樹生、省地稅局局長江建平到會應詢,直面作答。 詢問結束時,副省長張雷代表省政府作表態發言,表示將圍繞全覆蓋,牢牢守住民生底線;圍繞促公平、提升綜合保障水平;圍繞可持續,保障基金平穩運行。 【問題】社保基金能否應收盡收 【解決】欠費追繳審計監管 許洪祥委員詢問,目前我省社會保障的整體水平在全國處于什么位次? 譚穎回答,總體上江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2006年開始,在全國率先將養老保險覆蓋到城鄉各類企業及其職工;2007年,在全國率先全面建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把老人、兒童、學生納入醫保覆蓋范圍;2010年在全國率先探索新農保,2013年實現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在全國率先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五大保險的參保人數中,四大險種的參保人數在全國居第二位。待遇水平方面,2015年以前,連續11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每年都以10%進行提高,2015年的水平是2005年當時水平的3倍;居民養老保險月人均養老金水平是160.2元,全國第六。城鎮職工醫保報銷比例是85.03%,全國第二,僅次于西藏。 委員和代表對社保基金的繳納、支付稽核、資金籌集和管理十分關切。 江建平說,截至今年7月,我省累計征收社會保險費達1.7萬億元。對于有繳費能力,但拒絕繳納欠費的惡意欠費單位,地稅部門在發送欠費催繳通知書、約談法人均無效后,采取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查詢銀行存款并劃扣所欠社保費、納入失信懲戒黑名單等措施。“十二五”期間,全系統追繳社保費欠費累計約170億元。2015年追繳欠費單位1.1萬戶,發放催繳通知書3.1萬份,征收決定書3126份,提請法院強制執行512戶,追繳欠費約47億元。 在應收盡收、保障社保基金財力的同時,落實省政府降率政策,減輕企業負擔。今年上半年減輕企業單位養老保險費負擔約10億元,失業保險費負擔約15億元。 陳勵陽回答,養老保險稽核方面,“十二五”期間,對2493.91萬人次進行了核查,查出冒領養老金886.45萬元,已經全部追回。通過查處,違規的人員已經有了一定的下降和減少。醫保方面,稽查了2229.31萬人次,發現欺詐冒領基金495.9萬元,追回463.42萬元。 顧樹生表示,通過定期審、重點審、專項審,違紀違規問題得到了遏制,數額呈下降的趨勢。比較突出的問題:一個是在資金籌集方面,存在著少數單位和個人少繳甚至不繳;使用方面,存在重復報銷、套取騙取、冒領社保資金等。 【問題】社保基金如何保值增值 【解決】盡快提出基礎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方案 周來水委員說,截至2015年底,全省社保基金已經累計結余5000多億,主要是存銀行或買國債,收益率低于CPI,事實上在貶值、縮水。近幾年廣東、山東各拿出1000億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每年取得8%左右的收益。他詢問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未來我省對社保基金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有何打算和安排? 沈益鋒回答,根據國家規定,地方社會保險基金結余只能存銀行和購買國債,為此,我省各級財政部門在保證各項待遇支出和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一般采取協議存款、招標存款和購買國債等方式進行投資運營,其中2015年全省平均投資收益率3.2%左右,在符合國家規定投資方式中屬于收益率比較高的。 關于社保基金投資在未來的打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方面,近日,人社部、財政部根據國務院通知規定,明確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受托機構,除委托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外,地方留存的養老保險基金應按現有制度規定存銀行或買國債,不得進行其他形式的投資,也不得委托除社保基金理事會外的機構進行投資運營。我省將在征求市縣意見、綜合考慮養老保險基金支付能力及對我省金融市場影響等因素基礎上,研究提出基礎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方案,提請省政府決定投資額度和委托投資類型,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 【問題】養老金財政補助是否足額到位 【解決】建立省級調劑金實現財政兜底 林林代表問,我省各級財政每年應當承擔的養老金財政補助是否全部按時足額補助到位?有無監測預警機制?出現險情,如何實現財政兜底? 沈益鋒回答,養老保險基金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第二種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第三種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基礎養老保險基金全部由各級財政承擔。總體來看,全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比較平穩,但問題仍然是突出的,一個是地區結余不平衡,蘇南地區是2595億,而蘇北地區是160億,僅占5.16%,二是基金支出增幅反超收入增幅,這樣導致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運行的難度和風險加大,三是當期赤字地區和赤字額進一步擴大。 關于財政補助情況,針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建立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調劑金制度,2015年省級資金補助80億元。“十二五”期間,全省共投入財政資金118億元支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保證退休職工養老保險的發放。 對基金的健康平穩運行,主管部門非常重視,通過對保險基金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和預測,建立健全社保基金預警監測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問題】大病小病都往城里跑 【解決】推進“四化”促醫療資源下沉 王臘生委員提出,有限的醫保資金還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基本保障作用,醫院大檢查、大處方、過度治療時有發生,老百姓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城市跑。如何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醫療費用的上漲,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省衛計委主任王詠紅回答,目前主要通過“四化”建設來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繼續加大對基層硬件的扶持,現在每年扶持不少于660個基層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加大對基層醫生的培養、引進,每年培訓1萬名基層人員。到2020年,要再為基層免費培養1萬名醫學生,每個基層機構都有3到5名的骨干人員。第二是實施醫療資源縱向一體化,在農村實現縣鄉村一體化,使優質資源沉到底下。第三是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個性化,目前已覆蓋540萬戶,1460萬人,還在全面推廣。第四是醫療衛生信息化,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路,省預約診療平臺與所有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聯線,在三分之二以上的縣市區都建立了遠程會診系統。江蘇力爭在全國率先實現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健康檔案和一張居民健康卡。 【問題】老齡化社會異地就醫問題多 【解決】省內外刷卡就醫真正“一卡通” 孔新寧委員問省人社廳,加快異地就醫醫療結算方面有什么打算? 譚穎說,去年我省異地就醫227萬人次,其中跨省異地就醫88萬人次,省內跨市異地就醫57.8萬人次,市內跨統籌區就醫81.2萬人次。去年總的診療費用69.2億,其中跨省異地就醫費用是31億,省內跨市12.36億,市內跨統籌區25.84億。省內現在有兩種方式結算,一種是“一卡通”刷卡,一種是手工報銷,自己先墊付,然后回參保地報銷。我省2008年開始就探索異地就醫結算便利化,從2009年到2010年建立了省平臺,2010年到2013年重點推動蘇北五個市以及其它設區市能夠實現省平臺聯網結算,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實時結算。2014年以后,主要推動其它縣級市還沒有聯網的繼續聯網。目前,全省84個醫保統籌地區中,已經有65個實現了實時刷卡結算,異地就醫定點的醫療機構已經達到905家醫院。為確保持卡人能夠在省內外及時刷卡就醫,真正意義上實現一卡通,年底前將實現19個未聯網的統籌地區省內聯網,同時繼續推進全國統一的社保卡的應用,對用卡環境、業務系統進行改造,做好對接國家平臺的準備,積極推進跨省聯網就醫,爭取盡早實現跨省的異地就醫。本報記者王曉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