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西林(劇作家,物理學家)
![]() 丁西林(1893-1974),現代著名劇作家、物理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燮林,字巽甫,筆名西林,泰興黃橋人。早年在上海讀書,后赴英攻讀物理,民國8年(1919年)獲英國伯明翰大學理科碩士學位。次年回國,先后擔任北京大學物理學教授、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西林目睹中國落后局面,欲以科學救國,于祖國西南建造儀器工廠,發展中國儀表工業。所撰《新振幅決定“g”的試探》論文,獲得學術界定評。 西林在科學研究之余,試寫劇本。民國12年寫成處女作獨幕喜劇《一只馬蜂》,辛辣幽默地諷刺了世態炎涼的當時社會,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共鳴,一時膾炙人口。后又陸續創作《親愛的丈夫》、《酒后》、《北京的空氣》、《瞎了一只眼》等獨幕喜劇。民國14年創作的獨幕喜劇《壓迫》,技巧更趨純熟,是其代表作。抗戰期間,西林寫的獨幕喜劇《三塊錢國幣》、四幕喜劇《等太太回來的時候》、《妙峰山》等鞭撻資產階級,歌頌抗日英雄,譴責漢奸賣國賊,愛憎分明,反響強烈。西林劇作諷刺嘲笑揮灑自如,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其別具生面的幽默夸張的喜劇手法豐富了“五四”以來的劇作成果,故有“中國喜劇里程碑”之譽。民國34年,應邀與郭沫若同往莫斯科出席蘇聯科學院成立紀念大會。民國37年,任臺灣大學理學院院長(一說為臺灣大學教務長)。1949年回大陸,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51年率中國文化代表團訪問印度、緬甸。后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先后任文化部副部長、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工作之余,仍堅持創作,并譯出外國劇本多種。所寫《雷峰塔》、《胡鳳蓮與田玉川》等劇,獨具特色,使其劇作成果更臻豐滿。1974年因病辭世享年,81歲,骨灰安放于八寶山革命公墓。所有劇本,收編在1985年出版的《丁西林劇作全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