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 | 借“蘇超”東風,“水滸搖籃”興化成功破圈
11月1日晚,首屆“蘇超”聯賽落幕,泰州隊捧起冠軍獎杯。這份屬于泰州的榮光,也映照著“水滸搖籃”興化寫下的濃墨重彩一筆——以足球為媒、以文化為魂、以融合為徑,交出了一份文體旅深度融合的亮眼“答卷”。 文化破題,讓“水滸搖籃”在綠茵場“活”起來 首屆“蘇超”聯賽剛啟動,興化市委、市政府便敏銳地認識到,這不僅是競技體育的盛宴,更是城市形象推介、文旅產業升級的重大機遇。 變“旁觀者”為“深度參與者”,興化市委宣傳部牽頭,興化市文體廣旅局、興化文旅公司等多部門協同聯動,以“辦好一次賽、提升一座城”為目標,系統規劃了“賽前引流、賽中體驗、賽后回味”的全周期融合方案,“借蘇超東風,展水鄉風采,促消費升級”成為貫穿始終的清晰主線。 如何讓地方文化在激烈的體育賽事中脫穎而出?興化的答案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表達。以《水滸傳》這一超級文化IP為核心,興化通過現象級事件引爆與持續性互動深耕,完成了一次經典文化的成功破圈。
賽季中,一場由興化市淮劇團在中場休息時演繹的《楚水雄風》,以“抽象”風格瞬間成為引爆全網的焦點。這場“興化式幽默”的核心,是以極大的文化自信,敢于解構經典,并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與大眾情緒同頻共振。 中場表演的成功破圈,為更深度的文化綁定創造了條件。興化順勢策劃發起了“尋找蘇超‘水滸108將’”大型網絡互動,將線上傳播推向新一輪高潮。從現象級的單點引爆,到持續性的價值共創與情感連接,興化成功地將賽場英姿融入了“水滸搖籃”的文化敘事,使體育精神與文化基因完成了深層次綁定。 體驗為王,從“流量”到“留量”的精準轉化 賽事帶來巨大流量,如何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文旅消費“留量”?興化打出了一套精準的“體驗式營銷”組合拳。
“蘇興游體驗官”深度寵粉。針對徐州、宿遷等客場球迷,精心設計“蘇興游”旅游線路。從金東門老街的石板路到板橋故居的竹韻,從水上森林的霧靄到萬畝荷塘的壯闊,再輔以特色美食體驗和暖心伴手禮,讓遠道而來的球迷感受到“家的溫暖”。 “全球免費”福利加碼。推出“客場城市市民免費游興化景區”及面向“黃姓”“巴姓”游客的姓氏福利等政策。泰州隊奪冠后,更是打出興化文旅對全球游客“免門票+超值福利+德勝湖大閘蟹特惠套餐”的組合拳,將觀賽熱情直接延伸為旅游消費,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數據顯示,賽季期間興化主要景區人流量與消費額實現雙增長。 “第二現場”全域聯動。在烏巾蕩濕地公園打造的啤酒龍蝦嘉年華,成為火爆的觀賽“第二現場”。千余名球迷在此同步觀賽、品嘗美食、參與互動,將體育激情、地方美食與夜間經濟完美結合。 產業聯動,文體旅商融合的“乘法效應” 興化的探索,并未停留在文旅層面,而是致力于發揮“文體旅商”融合的“乘法效應”。 賦能非遺傳承。鼓勵“90后”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解善彪等創作以“蘇超”為主題的剪紙、農民畫作品,讓傳統技藝搭乘賽事流量,走進現代生活,走向年輕群體。 帶動本土消費。組織本土企業攜“醉千垛”啤酒、“垛上三千”食品等特色產品,入駐“泰享消費足球狂歡市集”,讓“興化好物”借勢“賽場出道”。
提升鄉村品牌。恰逢賽季期間,興化千垛東羅村榮獲2025年聯合國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稱號。興化迅速將這一世界級榮譽與“蘇超”熱度綁定,在南京觀賽嘉年華現場設立特色展臺,將“體育高光”與“鄉村榮耀”同步展示,實現了品牌效應的疊加。 啟示展望,一場超越賽事的城市形象躍升 首屆“蘇超”聯賽已然落幕,但它對興化的影響深遠而持久。 這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賽事營銷,更是一場系統性的城市形象躍升工程。興化通過精準的戰略定位,將自身最富魅力的文化基因(水滸、板橋、垛田、非遺)與足球賽事蘊含的巨大能量進行創造性嫁接,從“抽象水滸秀”的現象級破圈,到“尋找水滸108將”的價值深耕,構建了從吸引眼球、深度體驗、情感共鳴到消費轉化的完整閉環。 “賽”為媒,“文”為魂,“旅”為體,“商”為果。興化用整個賽季的實踐證明,一座城市完全可以借助大型體育賽事的平臺,講好自己的故事,展示獨特的魅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加速跑”。 以“蘇超”為起點,興化成功完成了從“流量”到“留量”的關鍵一躍。然而,這并非終點,而是一個更為精彩的新起點。興化將繼續以水為韻、以文塑旅、以體促興,在這篇宏大敘事的下一頁續寫新的輝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