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兵來靖江重走渡江路——銘記歷史,我愿做“活教材”
“靖江船工掌舵劃槳渡我們過江,這個地方我一定要回來看看!”10月21日上午,江蘇泗陽籍百歲老兵丁位西來到靖江,重走渡江路。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從靖江發起渡江戰役東線攻勢。靖江作為渡江戰役的東線起點,被譽為“東線第一帆”。
丁位西出生于1925年,雖然百歲高齡,但身板硬朗,他在女兒、女婿陪同下,來到靖江市“東線第一帆”紀念公園,駐足紀念館回憶往昔靖江人民萬眾一心支援大軍渡江的歷史,在女婿的堅持下,才坐回輪椅上。 面對一幅幅歷史照片和一件件展陳品,老人神情專注,“靖江人民了不起,20余萬解放軍從靖江飛渡長江,而靖江當時僅30余萬人口,傾全縣之力為渡江大軍提供物質條件”“我們住在老百姓家里”“聽從指揮,從靖江八圩港渡江”…… 老人的講述將現場所有人帶回靖江人民奮勇支前的烽火歲月。
老人回憶道:“抗日戰爭時期,我家被日軍燒得光光的,我和親人無家可歸。1944年5月,我加入中國共產黨,當年6月參加新四軍,隨后進入新四軍淮北衛生學校學習,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搶救了眾多傷員。解放戰爭中我參加過宿北、萊蕪、孟良崮、淮海、渡江戰役等五場戰役。”老人說,渡江戰役中,他和所在部隊從揚州輾轉到靖江,等待渡江指令,在靖江百姓家中住了2天后,依靠靖江船工夜渡長江,“軍民團結一心,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來到江畔,凝視著不遠處的江陰長江大橋,老人說:“那時沒有大橋,百姓生活也很苦。這些年,我重返當年戰斗過的地方,看到各城市的巨大變化,心里非常高興。”
“過去,中國人歷經太多磨難。年輕人一定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丁位西說,只要他還走得動,就一直會作為“活教材”,講好戰斗故事,把中華民族偉大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聆聽老人講述的在場青年無不動容。“老英雄百歲高齡仍心系家國、傳遞精神的模樣,為我們樹立了最生動的榜樣。”靖江市城建集團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我會把這份感動轉化為行動,用青年力量續寫屬于我們這代人的‘發展答卷’,不辜負老英雄們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