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峰數控助推高端裝備制造升級——擁有100多項專利、19部軟件著作權
國慶長假期間,位于姜堰高新區的江蘇漢峰數控科技有限公司內,50余名員工堅守崗位趕制訂單。“今年1至9月產值達8000萬元,已超去年全年,目前在手訂單排至明年10月。”公司總經理魏文權甚是開心。
記者走進漢峰公司標準化車間,工人正測試法蘭自動化生產線,即將發往河北、山西等地。“毛坯投入后,僅需50秒,車、銑、鉆、檢測、打標、包裝全流程一氣呵成,產出锃亮光滑的標準化法蘭!”魏文權指著一套生產線介紹,傳統法蘭加工,同樣的流程需一名熟練工人至少耗時1.5小時。“我們可以量身定制智能制造設備,為客戶提供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綠色高端的智能化生產線。” 這份底氣,源于企業多年來深耕自主研發創新。 魏文權是安徽人,2008年,他在姜堰推銷機床時,被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2011年,漢峰數控成立,魏文權負責跑銷售、摸市場,曾任國外機床廠技術骨干的弟弟魏文龍,負責帶領團隊搞科研、鉆技術。2012年開始,漢峰與中科院沈陽計算機研究所合作,累計投入千萬元堅持軟硬件自主研發。歷經6年,自主研發的苦功終獲回報。2018年,上市公司江蘇力星通用鋼球股份有限公司在多方比對后,選擇了漢峰的高端數控機床,設備安裝調試后,性能比肩進口設備,價格卻低了30%至50%。
此后幾年,力星累計采購漢峰百余臺數控機床等智能設備,并在2024年創成“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力星的示范效應讓漢峰訂單激增。2021年底,漢峰借助姜堰高新區多項政策支持,入駐標準化廠房,嫁接浙江大學、江蘇大學等科研院所人才資源,科研團隊壯大至20余人,邁上“追‘新’逐‘質’”快車道,研發的五軸四聯動車銑復合加工中心,重復定位精度達±0.003毫米(發絲的1/20),破解高端制造領域的“卡脖子”難題。 “核心技術買不來、討不來,必須靠自己攻關。”這是魏文權常掛在嘴邊的話。面對直徑65至95毫米軸承鋼球自動化生產難題,漢峰科研團隊攻關6個月,通過特殊設計工裝夾具、編寫專屬計算軟件,反復試驗后成功研制WF-45QTN專用機床,不僅能一次性自動化制成鋼球,表面精密度遠超國標,還讓生產效率提升80%、用工減少80%。 “漢峰為我們定制的HGATV-45L盤類部件自動一體機,集成鑄造件車正面+外圓、車反面+內孔、鉆孔+倒角全流程,傳統工藝得靠3臺機床流水線加工。”江蘇龍騰特鋼集團設備采購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采購200多臺套漢峰智能設備,企業實現從毛坯入線到成品包裝入庫的全流程高效運轉,成功獲評“江蘇省先進級智能工廠”。
如今,漢峰已擁有100多項專利(含20項發明專利)、19部軟件著作權,實現從數控系統、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電主軸到動靜壓導軌等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徹底打破國外壟斷,為客戶節約30%至50%的設備投入成本。2025年新發布的“智能法蘭運輸機構”專利,以模塊化設計攻克復雜物流場景。企業掌握的超精密多軸聯動數控、AI智能系統、多機器人協同控制等核心技術,更是彰顯出“中國智造”的創新韌性。 “剛入駐高新區時,企業產值近5000萬元,今年可突破1億元。”魏文權信心滿滿地說,目前姜堰高新區已協調40多畝土地,支持漢峰新建廠房、擴大產能。下一步,漢峰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打造智能化工廠的“芯”引擎,力爭每年新增產值5000萬元以上,助力更多企業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