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暖心答卷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 今年 我區把優化提升“家門口”就業服務站 作為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 目前3家服務站 已全部完成優化提升 以更完善的功能、更精準的服務 為求職者搭建起“家門口”的就業橋梁
“多虧了驛站的工作人員和社區的幫助,我們家才算熬過了最難的日子!” 近日 家住城中街道文昌社區的燕巧云 握著“家門口”就業服務驛站專柜員的手 激動地訴說著這份“家門口的溫暖”
燕阿姨的女兒許麗(化名)患有尿毒癥,需長期透析治療,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家庭經濟壓力較大。此前,她一直為女兒的就業問題愁眉不展,卻不知如何申請幫扶。 轉機出現在今年初,“家門口”就業服務驛站的專柜員易夢雅在日常上門摸排轄區就業困難情況時,得知了許麗的遭遇。“當時上門登記居民就業需求,燕阿姨提到女兒的病情和就業難題,我立刻記在了心上。”易夢雅回憶道。 了解情況后,她第一時間收集許麗的病歷、身份證明等材料,主動對接區人社局,協助辦理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手續。從材料填報到審核跟進,易夢雅全程“跑腿代辦”,僅用8天時間就幫許麗成功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為后續享受就業幫扶政策打下基礎。 截至目前,全區已通過主動上門摸排的方式,為像許麗一樣身處困境、有就業需求的群眾完成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共計374人,幫助他們走出就業困境,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底氣。 “以前找工作得往區里跑,現在社區就能了解崗位,還能免費咨詢政策,太方便了!”
同樣感受到“家門口”就業服務便利的 還有城東街道迎春社區的居民們 正在咨詢靈活就業補貼的居民王婷說 社區不僅定期更新企業招聘信息 還會根據居民需求推薦合適崗位 幫她省去了不少麻煩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我們要把服務做到居民心坎上。”城東街道迎春社區黨委副書記高春華表示,社區聯合“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通過“線上推送+線下服務”的方式,及時更新餐飲、家政、零售等崗位信息,同時針對就業困難群體開展“一對一”咨詢服務,累計幫助30余名居民匹配到合適崗位。“下一步,我們還會聯動更多企業,開展小型招聘會,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夢’。” 近年來,區人社局聚焦居民“就業難”與企業“用工愁”,以服務端口前置、重心下沉為關鍵抓手,積極推進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全區已建成3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配置就業服務專員、人力資源機構、培訓機構等專業力量,截至目前,累計協助居民申請靈活就業補貼人數139人,有效緩解了部分群體的就業壓力與生活負擔。 海陵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不同社區特點,服務站形成了“上門幫扶+陣地服務+技能培訓+補貼申領”的多元化服務模式,既精準對接困難群體需求,又滿足居民多樣化求職期待。下一步,將繼續整合資源,擴大服務站覆蓋面,讓更多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就在身邊”的便捷就業服務,讓“就業幸福”成為海陵民生最溫暖的底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