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以高能級平臺激發創新“裂變”
海陵區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再添新成員。近日舉行的2025海陵創新發展暨科技招商大會上,泰州海陵(西安)離岸創新中心、材料表面工程技術創新實驗室、昆博智能感知產業技術研究院海陵成果轉化基地三大創新平臺同步揭牌。
“這些平臺的建立,是海陵區構建‘本地+飛地’協同體系、深化產學研合作,以高能級平臺激發創新‘裂變’的又一關鍵布局,將為區域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泰州市海陵區科技局局長王涵子表示。 當前,泰州市正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趨勢,全力推進產業科創強市建設,以產業強健發展帶動科創活力迸發,以科創動能集聚賦能產業轉型躍升。對于海陵區而言,打造科技創新平臺載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僅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的利刃,更是從“制造強區”向“智造高地”躍升的核心路徑。 據介紹,泰州海陵(西安)離岸創新中心將聚焦人工智能、信息技術、電子技術等領域,立足于“科創+孵化+轉化”三位一體的發展定位,通過融合西安的科技創新資源與海陵區產業發展需求,著力打造輻射西北地區的“科創前哨站”與“資源鏈接器”,促進西安地區的科技、人才資源與海陵區高效對接。 材料表面工程技術創新實驗室由江蘇集萃表面工程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建立,是專注于現代表面工程技術研究與涂層材料創新開發的平臺。實驗室以“材料制備、加工成形、表面處理”為核心視角,重點研發新型表面技術及工程化生產工藝,攻克表面工程技術在應用與產業化中的瓶頸問題,開發高性能表面技術產品。
昆博智能感知產業技術研究院海陵成果轉化基地則是海陵區深化產學研合作的關鍵布局,將加快推動傳感器、人工智能及高端裝備領域的產業化瓶頸技術成果落地,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區域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我們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泰州市海陵區科技局黨組書記陳晨表示,科技創新絕非單打獨斗,而是一場需要精密布局的“體系作戰”。“海陵區將圍繞科技企業的全生命周期,全力構建高效協同、要素齊全的支撐戰術與體系。” 栽好“梧桐樹”,載體支撐有力度。在海陵區,華匯智谷、中電光谷、光伏科技產業園虛位以待,10萬平方米的海陵科創中心、200畝的科創社區,與20家省級以上科創載體平臺遙相呼應,更與北京、上海、南京等離岸創新中心共同編織跨越千里的智慧矩陣,“離岸孵化、海陵轉化”模式高效運轉。 7名院士領銜的百人專家服務團,以“技術巡診”“揭榜掛帥”激活產學研協同創新。江蘇集萃材料表面工程技術研究所、江蘇大學泰州新能源研究院、中山大學(泰州)太陽能聯合研發中心等一批創新平臺,為企業提供精準技術支撐。對新落戶的重大科創平臺,該區給予最高3億元資金,支持團隊快速搶占先機。 隆基綠能18次刷新光電轉換效率世界紀錄,LG樂金電子日產6000臺高端智能冰箱供應全球,云涌科技成為首家登陸“科創板”的工業信息安全企業,罡陽股份、海陽科技、金橋焊材等“隱形冠軍”不斷涌現,晶硅光伏產業集群創成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海陵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63%和62%。
2024年,海陵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7家。智慧家電、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產業實現兩位數增長。今年,2家企業成功申報江蘇省瞪羚企業,實現近年來“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全區累計12家企業獲評市瞪羚企業,創新梯隊培育成效顯著。如今,海陵區各類科技創新載體平臺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開啟一場從“實驗室奇思”到“生產線實戰”的轉化之旅,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