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智造”加速揚帆出海
近日,地處靖江市的中建鋼構江蘇有限公司內,數十名技術工人正圍著一組龐然大物忙碌——這是即將發運塞爾維亞國家足球場項目的屋蓋構件,正進行出廠前的實體預拼裝。 “這批屋蓋構件外圍由44根壓環梁組成,每根長16.3米、寬2米、高2.3米,單根重量約40噸,相當于30輛普通家用轎車的總重。”該公司生產部經理陳功介紹,塞爾維亞國家足球場項目是中建鋼構首個海外“設計+制造+安裝”一體化足球場工程,標志著中國鋼結構企業在歐洲高端體育場館建設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在塞爾維亞國家足球場項目中,中建鋼構展現了其技術實力與國際化標準,依托自主研發的BIM數字化平臺,實現設計、工藝、生產全流程無縫銜接。技術團隊針對歐標材料認證、復雜節點精度控制等難點,創新性地采用智能化生產線和嚴格質檢體系,確保構件質量達到歐洲最高標準。這種將中國智能制造與歐洲嚴苛標準相結合的模式,正是中建鋼構在海外高端市場持續斬獲標桿項目的核心競爭力。 “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打好‘技術創新+智能制造’的組合拳,不僅要讓‘中國鋼結構’站穩歐洲市場,更要讓它成為全球認可的‘中國名片’。” 陳功的話語里,滿是對“靖江智造”走向世界的自信與自豪。 作為以實體經濟為根、制造業為魂的城市,靖江的工業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脈。近年來,面對全球產業競爭格局的深刻變革,靖江始終錨定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方向,通過政策扶持、平臺搭建、技術攻關,推動本土制造業從“跟跑”向“并跑”“領跑”跨越,向全球價值鏈上游穩步攀升。一批手握核心技術,堅守過硬品質的企業正帶著“靖江智造”的名片,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加速奔跑。 與中建鋼構相隔不遠的江蘇格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同樣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正開足馬力,加緊生產,將組裝好的空冷器逐一打包,這些設備將分別發往伊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
讓格蘭環境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的,是其自主研發的“王牌”——翅片管。該公司董事長張衛宏介紹,他們生產的空冷器的核心部件——翅片管是用企業自主研發的設備生產的,傳熱效率遠超傳統產品,比擠壓翅片、嵌入翅片的熱效率高出20%至30%,“目前在國內,能通過高頻焊接技術造出這種翅片管的企業,我們是獨家。”正是這一核心技術優勢,讓格蘭環境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了主動權。 今年1至9月,企業完成產值2億元,其中外貿出口同比增長超300%,在手訂單排至2027年。 兩家企業的“出海故事”,正是靖江制造業活力迸發的生動縮影。這里早已構建起涵蓋船舶修造、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新材料等14個工業門類、聚集6500多家制造業企業的完善產業體系,門類齊全、基礎扎實的產業土壤,為企業創新發展、走向全球提供了充足養分。 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靖江企業正帶著核心技術、過硬品質,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從歐洲的體育場館到中亞的工業園區,“靖江制造”的印記越來越多,“靖江智造”的名片也越來越亮。這座從制造業起步、以實體經濟見長的城市,正以更強勁的勢頭,推動本土企業揚帆出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