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韌性防線,泰州市啟動防災減災“五個一”活動
10月13日,是第36個“國際減災日”,泰州市舉辦2025年國際減災日宣傳咨詢活動。 秋日晨光中,泰州大衛茂門前廣場人流涌動。泰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和市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熟練地展示各類應急救援裝備,吸引大量市民駐足圍觀。來自泰州市紅十字救援隊的隊員們通過模擬人教具,現場教學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操作流程,市民們邊聽邊模仿,現場互動頻頻,氣氛熱烈。
活動現場還設置23個咨詢臺,圍繞地震避險、防汛自救、消防逃生等重點內容,向市民發放通俗易懂的宣傳圖冊、應急知識讀本等資料,普及防災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當天,各市(區)還圍繞森林防火等常見自然災害,同步組織了分會場活動。 “這場活動不僅是一次集中宣傳,更標志著全市‘五個一’防災減災系列活動全面啟動。”泰州市應急管理局減災處處長謝新華介紹,“五個一”活動是今年泰州市響應“國際減災日”工作的核心抓手。至10月底,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集中排查”“完善一套避險方案”“健全一批工作機制”“組織一批實戰演練”“推進一輪教育宣傳”。本次面向公眾的宣傳咨詢活動,是“推進一輪教育宣傳”的具體舉措。
筑牢安全防線,風險排查是關鍵一環。“開展一次集中排查”將聚焦城市重大市政基礎設施、交通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水利工程、重大輸電線路、鐵路交通設施等五大重點領域,著力補齊關鍵防災設施短板。“公共體育與文化場館、交通樞紐等大跨度建筑物是排查整治的重點,尤其要緊盯人員密集場所。”泰州市住房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楊介紹,泰州市計劃在11月中旬前形成針對大跨度建筑物的隱患清單及整治計劃。目前,相關部門正著手開展應急避難場所調查摸底和規劃編制工作。 自然災害避險方案完善也在緊鑼密鼓推進。此項工作以10月20日前須完成的年度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數據更新工作為基礎,將在10月底前完成轉移避險方案和相關預案的修改完善,重點關注危房、易澇點居住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明確轉移避險責任人、轉移路線以及避險場所,并同步出臺《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確保關鍵時刻能夠迅速響應、安全轉移、妥善安置。
機制建設是長遠之策。泰州市著力構建“防、救、援”一體化的協同治理格局,市安委辦統籌推進“災害救助+金融保險”試點,市財政局強化資金保障,自然資源、發改等部門協同將災害風險信息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推動分類分區實施禁、限、改等措施。通過部門聯動、信息共享,織密從風險預防到災后恢復的全鏈條防護網絡。 預案的成效最終要靠實戰來檢驗。近期,泰州市將集中組織面向學校、民政服務機構、醫院等重點場所的疏散應急演練,內容覆蓋暴雨、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情景,通過模擬疏散逃生、避險互救等場景,提升應對突發災害的意識和應變處置能力。泰州市正通過“五個一”行動,努力將防災減災的“韌性”網絡編織得更密、更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