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 l 泰州姜堰:一個工業污水處理廠年削減污染物超7500噸,引來10多個億元以上項目落戶
初秋時節,泰州姜堰工業污水處理廠尾水生態緩沖區,清澈見底的水面,水草搖曳、魚蝦游弋,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生態畫卷。“新建的污水處理廠不僅解決了企業擴大產能的后顧之憂,而且像一座清新的水上公園,成為一道亮麗風景。”江蘇嘉晟染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泳感慨道。 嘉晟染織位于姜堰經濟開發區,主營布織造、印染及后整理加工,去年排放污水達6.7萬多噸。“之前我們處理后的污水排送姜堰城區污水處理廠,但城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只有6萬噸,其中還包括大量生活污水,每到雨季就不得不‘限流’。”王泳說,排污受限導致企業產能壓縮,甚至被迫取消訂單。如今,園區新建成的工業污水處理廠一期日處理能力4萬噸,管道直接聯通企業,徹底解決了排污難題。“今年,嘉晟染織應產盡產,開票銷售額預計同比增長20%。”
近年來,姜堰經濟開發區和高新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增加了區域工業廢水量和廢水處理難度。2023年,姜堰開展兩輪專項摸排,全面梳理園區企業排污管網布局、處理能力缺口及水環境風險點。基于摸排結果,該區規劃建設占地84畝的工業污水處理廠,同步配套10公里污水收集管網及2.2公里尾水生態緩沖區,構建一體化治理體系。項目由江蘇新開控股集團全資子公司江蘇金開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投資7億元建設,江蘇省環保集團負責設計施工。項目于2023年4月開工,去年8月試運行。 江蘇新開控股集團董事長王華介紹,該污水處理廠運行一年來,削減區域COD6822噸、氨氮635.1噸、總磷68.62噸,合計超7500噸。姜堰經濟開發區周邊河道水質顯著提升,群眾對水質安全滿意度達95%以上。 記者走進這座花園式污水處理廠,只見有序排列的管道掩映在綠樹之中,潺潺水流聲隱約可聞。廠區內一處約2000平方米的池塘,紫鳶花、睡蓮、荷花競相綻放,蜻蜓翩躚,魚兒戲荷,而這池塘里的水正是經處理后的工業污水,循環利用形成的“活水塘”。 在中控室內,污水凈化環節和各種數據在大屏上一目了然。“污水處理全程智能化,相對于傳統工藝能耗降低了25%以上。”省環保集團水處理工程師尤俊男介紹,項目采用生物治理為主、物化處理為輔的綜合技術路線,污水通過“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三級工藝體系,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經處理后的尾水進入生態緩沖區,利用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及自然凈化三重作用,對其中的營養鹽及生態風險特征污染物進行降解,最終的清水流入許陸河。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采用“離心脫水+低溫除濕干化”工藝,干化至含水率30%后委托專業機構處理。 “該項目獲批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專項資金7060萬元,成為省內單項目補助額度最高的水環境治理工程。”王華甚是驕傲,該污水處理廠是目前全省工藝最先進、蘇中規模最大的工業污水處理廠。 “建成工業污水處理廠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一步。”泰州堰才招商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舟表示,過去因工業污水處理能力不足,不少招商項目流失,如今隨著污水處理廠投運,已有10多個億元以上項目選擇落戶開發區。 總投資5億元的東瑞新材料項目落戶就得益于工業污水處理廠。公司董事長奚鑫介紹,2021年底,企業急需建設新廠區擴產,考慮到生產過程中有污水排放,項目落戶考察時,除了“九通一平”,他們更關注有沒有配套污水處理設施。“前后尋找了一年多,得知姜堰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工業污水處理廠,我立即拍板。”奚鑫明白,這個污水處理廠能為企業節省幾百萬元的環保投資,“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去年7月底項目建成投產,8月初污水處理廠試運行,完美同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