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685.34萬人次+41.9億元,“雙節”假期文旅“吸粉”又“吸金”
國慶中秋“超級黃金周”期間,泰州市以1000余項文旅活動,串聯水鄉詩意與煙火氣息,用文化底蘊與創新體驗,為游客打造了一場“可觀、可玩、可品”的假日盛宴,全市文旅市場持續升溫。據初步統計,8天假期,泰州市接待游客約685.34萬人次,同比增長30.21%;實現旅游收入約41.9億元,同比增長28.35%。 文化盛宴 傳統與現代交融煥新魅
▲老街北廣場噴火表演吸引眾多游客。 陳羚 供圖 這個假期,泰州以文化為魂,讓傳統韻味與現代活力交織綻放。梅蘭芳紀念館內,“梅腔映皓月,京韻閃國慶”京劇快閃秀驚艷開場,鏗鏘的鑼鼓聲中,梅園藝術團攜手京劇票友與中戲學子帶來的《穆桂英掛帥》《智取威虎山》,引得游客紛紛駐足欣賞。來自南通的陳阿姨格外投入,她笑道:“梅園我已來過兩次,但每次都有新收獲。張謇與梅蘭芳先生的深厚情誼,讓我們對這里有著特殊的感情。”館內的“梅韻芳華·藝傳四海——梅蘭芳文化大使之路”特展,也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 10月6日,泰州市圖書館舉辦“國潮中秋 衣袂華章”中秋節主題活動,讀者身著襦裙、曲裾、襖裙等形制各異的漢服,聽漢服文化專題科普,制作中秋燈籠;泰州市博物館則舉辦“浮生夜游”活動,上演民樂演奏和漢服祭月典禮,還有茶藝、燈謎、制燈等體驗活動,在可感、可觸、可參與的沉浸式傳統文化體驗中,讓游客感受中秋佳節的浪漫氛圍和獨特魅力。 夜晚的望海樓上空,當800架無人機變換出鳳凰、“國慶快樂”等圖案時,來自安徽滁州的大學生小陳,高舉著手機拍攝:“太震撼了!必須發朋友圈,讓同學們看看泰州的夜景有多美!” 消費熱潮 多元場景激活經濟活力 文旅消費場景不斷創新,讓“游玩”與“消費”無縫銜接。 泰州以“泰州十一漫游記”為活動主題,以鳳城河風景區為主陣地,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場“逛市集、看演出、賞非遺”的沉浸式文旅大餐。“鳳城好市”里,體驗拓印的游客李女士拿著自己的作品笑稱:“第一次嘗試拓印,成品很有紀念意義,打算帶回家當裝飾。我還給孩子買了布老虎手作。”“八方來財”活動中,上海游客李先生拿著剛贏來的“銀票”去買奶茶,“用銀票消費特別有成就感,有種邊玩邊賺錢的快樂!”假期前6天,鳳城河風景區及其周邊景點已累計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同比增長11.16%,實現旅游收入同比增長33.4%,帶動景區及周邊街區商戶營收超2000萬元。游客在泰州人文三水間探尋幸福生活答案的同時,也為城市文旅消費注入強勁活力。
▲泰州早茶集團旗下早茶門店人氣爆棚。 張慧穎 供圖 泰州早茶成為國慶中秋假期的“流量擔當”,各地早茶店生意火爆,“早茶三寶”蟹黃湯包、燙干絲、魚湯面備受游客喜愛。多家早茶店門前,等待就餐的隊伍綿延數百米。“為了吃這口早茶,我們早上4點多就出發了,干絲滑嫩,魚湯面鮮到掉眉毛,果然沒白來!”來自南通的游客吳先生吸著面條,一臉滿足。某早茶店負責人李偉說:“早上3點就備貨,每天接待1000多人次,看到大家吃得開心,再累也值。”得益于常泰長江大橋通車,泰興早茶店迎來大批常州游客,客流量較平日周末激增五成以上。 秋風起,蟹腳癢。國慶中秋假期,正是螃蟹膏滿黃肥的上市佳期。興化千垛景區抓住這一美食IP,推出了“品蟹賞菊”主題活動。在景區特設的品蟹套餐體驗區里,清蒸大閘蟹的鮮香彌漫在空氣中,挑逗著每一位游客的味蕾。山東來的趙女士跟家人分食螃蟹,“早就聽說興化螃蟹肥,今天嘗了果然名不虛傳,蟹黃滿到流油,我們準備帶兩筐回去”。 沉浸體驗 全齡友好解鎖多樣趣玩 針對不同人群需求,泰州全域推出全齡友好型文旅活動,讓每個游客都能找到樂趣。
▲泰州海軍艦艇文化園三艦一艇亮燈。 張慧穎 供圖 親子家庭偏愛互動項目,在桃園景區的松果樂園里,市民陳女士正陪孩子寫生,“平時工作忙,難得有時間陪孩子接觸自然、畫畫,他開心,我也覺得踏實”。靖江市長江文化中心的航天國防科普巡展、磐石機器人樂隊·江蘇首展,吸引大批親子家庭打卡。海軍艦艇文化園的“軍港之夜”活動同樣亮眼,燈光映照下的艦艇格外威嚴,游客通過聲光電裝置沉浸式了解海軍歷史,“既能看夜景又能學知識,非常適合帶孩子來。”,無錫游客張先生說。 年輕人則鐘情新潮體驗。鳳城河畔的魚燈巡游現場,游客小林正跟著隊伍拍照,“魚燈亮起來時,特別有古風感”;姜堰區博物館的“天目山西周古城”數字體驗區,游客鄭先生戴著虛擬設備“穿越”,“以前逛博物館覺得枯燥,現在有了數字技術,仿佛回到了古代,太有意思了”。 中老年人更喜歡傳統文化。喬園里舉辦的古琴雅集以琴為媒,以園為境,十二首經典曲目如同一卷徐徐展開的人文長卷,勾勒出秋意、山水、情思與家國情懷。“在園林里聽古琴太有氛圍感了,讓心靈沉靜,這才是假期該有的松弛感。”廣東游客周女士閉眼仔細聆聽,結束后仍意猶未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