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 | 在這里,看到了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
9月23日至24日,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走進泰州。
▲采訪采風活動來到常泰長江大橋。 來自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光明網、中國青年網等中央新聞網站以及新媒體平臺、全國主要省級新聞網站及商業網站的記者、骨干網評員和網絡主播,齊聚祥泰之州,用鏡頭與筆觸展現“水韻江蘇”的時代風采和“水城泰州”的發展之韻。 在泰州,采訪團先后走訪了剛通車不久的“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鋼桁拱橋”常泰長江大橋;走進全國首個跨江、跨行政區聯動開發的園區——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參觀采訪合作樣板企業江蘇長強鋼鐵、龍頭企業江蘇中力叉車;漫步鳳城河畔的濱水產業空間、生活空間、藝術空間、消費空間,感受“鳳城水天堂 塵世幸福多”的文化與生活氛圍;在九龍河(九里溝)城西段整治工程現場,曾經坍塌淤積的九龍河(九里溝)已煥發新顏,清澈的河水正潺潺流過江淮分界地標“龍鱗壩”,在這里,大家看到了一幅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 “常泰長江大橋身上冠有不少‘世界之最’,但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還是服務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在近距離領略常泰長江大橋的風姿后,光明網網評員馮暉寫下了這樣的文字。他說,常泰長江大橋的建成與通車,不僅推動蘇中與蘇南跨江融合步入新階段,也為國內其他地區提供了先行者的經驗借鑒。大橋投入使用不是終點,區域協同發展也并非抽象的口號,而是要通過一個個具體工程、一項項務實舉措,真正將宏偉藍圖逐步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獲得感與發展競爭力。 鋼鐵廠內燒紅的鋼管卷著撲面的熱浪,鍛造產生的鏗鏘強音,節奏有如心臟跳動;全自動的智能運輸車輛通過紅外掃描確認目標,機械“手臂”探囊取物;工人們擦拭汗水辛勤勞作,專注的眼神一絲不茍……“泰州之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江陰-靖江工業園區。作為全國首個跨江、跨行政區域聯動開發的園區,其存在本身就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實踐。”中國青年網編輯張哲寧說,“這里既是中國強勁工業實力、科創能力的縮影,亦是無數青春華章的落筆之處。” 據悉,此次活動還將開設“青春激蕩山河”“青春華章河海為證”等網絡話題,并于10月中旬在河海大學舉辦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多維度、立體化講好江蘇故事,“描繪”青春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最美畫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