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跟跑”到“領跑”,海陵企業實力助推國產摩托車加速“出海”
為貫徹落實區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區融媒體中心開設《一線特寫》專欄,聚焦基層實踐,挖掘一線故事,展現干部群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民生、創新治理等方面的生動實踐,以鏡頭記錄奮斗足跡,以圖文傳遞時代強音,為海陵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新國標的出臺,也有海陵老牌企業——林海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份努力!
作為國內摩托車行業的老牌企業,林海已累計出口超200萬輛摩托車,對國際市場的標準痛點有著最直接的感知,這也成了他們主動請纓參與起草國標制定的核心動因。林海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車輛事業本部技術部部長魯國慶表示,過去,中國雖是全球最大摩托車生產國,但舊國標滯后十余年,燃油箱安全性能成出口“軟肋”。
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產能,增加高端產能、優質供給,是接軌國際市場、暢通產品“出海”渠道的客觀需求,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林海管理層在戰略會上達成共識:要打破“別人定標準、我們買單”的被動局面,必須從燃油箱這個“關鍵部件”尋求突破。
林海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車輛事業本部技術部部長、一級卓越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魯國慶介紹:“為驗證‘-40℃低溫沖擊無破裂’,我們聯合科研機構測試多種材料組合,6個月才找到平衡強度與工藝性的方案。與此同時,團隊成員逐字比對歐盟標準23個附件,注釋達15萬字。經過六輪意見征集、七八十次試驗,2024年底標準終獲通過,85%指標與歐盟一致,還補充了適應國內氣候的條款。”
海陵區市場監管局標準計量科科長董佳潔表示,新國標進一步提高了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新增燃油箱耐壓、翻轉以及非金屬油箱的滲透性試驗等項目,確保燃油箱的燃油泄漏和滲透水平在安全范圍內。同時,新國標還進一步嚴格對燃油箱的裝車要求,避免因燃油滴落在排氣系統或發動機等高溫部件上導致危險事故發生,為保障摩托車駕乘人員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標準支撐。
隨著新國標的制定和發布,行業已現新貌。中國摩托車商會數據顯示,2025年1至8月,國產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燃油箱對歐出口金額增長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