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長江大橋通車帶來重大機遇——泰興按下發展“快進鍵”
隨著常泰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作為泰州跨江融合的“橋頭堡”,泰興正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交通、產業、生活等方方面面,正發生著肉眼可見的變化。
20分鐘跨江! 通勤開啟“早茶模式” 9月18日早上9點,泰興茶樓經理高洋忙得“腳不沾地”。 泰興茶樓的早茶在當地頗負盛名,蟹黃包、小餛飩、魚湯面、蜆子粥等特色餐點一直深受本地食客青睞。 “以前,我們每周營業額大約在21萬元,客流量維持在9000人次。從9月9日常泰長江大橋通車后,每周營業額增至30萬元左右,客流量增加到1.3萬人次,其中常州客人占了一半。”高洋說。 “不錯,不錯,早就聽說泰興茶樓的早茶很有名,現在大橋通車,20分鐘就能過江,我們一家人特意趕過來嘗嘗。”常州市民劉敏在品嘗完早茶后連聲夸贊。
事實上,泰興文體廣旅部門早已敏銳捕捉到大橋通車為當地文旅產業帶來的重大機遇。“我們需要主動出擊,精準發力。”泰興文體廣旅局局長姚鳴說。 9月16日至17日,在該部門的組織下,泰興知名早茶品牌、重點景區、特色美食及歷史人文代表,前往常州江南環球港進行專題推介。活動現場通過展板陳列、專人講解、產品品鑒等形式,全方位呈現泰興文旅特色。指導參與推介的早茶店及景區,針對性推出面向常州市民游客的消費優惠政策,涵蓋菜品折扣、門票減免等。同時,現場發布“早茶之旅一日游”“深度體驗二日游”兩條主題線路,精準匹配常州游客的出行需求。 此外,泰興文體廣旅部門聚焦本地美食,精心制作并發布《泰興美食地圖》,系統梳理特色美食資源、店鋪地址及推薦菜品,為游客提供清晰直觀的美食導航。同時主動與常州新北區文旅部門多輪對接,雙方就文旅資源共享、客源互送、活動聯動等方面達成共識,為跨區域文旅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便捷的公交也讓常泰兩地市民驚喜不已。常泰毗鄰公交85路開通后,立刻受到市民的熱情追捧,開通首日即迎來客流高峰。線路開通后,客流主要以兩地通勤上班族和老年人居多,原計劃每日發車48趟,目前實際日均發車100多趟。 “4塊錢的車票,刷公交卡還能打6折,中小學生3折,70歲以上老人免費。從泰興虹橋客運站出發,一路直達常州地鐵口。”泰興市民李女士拿著剛買的車票,高興地和鄰居計劃起周末出行:“以后周末帶孩子去常州恐龍園,再也不用自己開車找車位了,坐公交既省心又劃算。” 現在,“同城生活”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觸手可及的日常。 百億項目落地! 蘇南企業聯姻虹橋 “大橋剛動工,我們就盯上泰興虹橋工業園了!”常州常超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刁海美站在新投產的廠房中,望著往來穿梭的運輸車輛,感慨萬分。 此前,由于常州新北區土地緊張,該企業的擴產計劃一度受阻。常泰大橋的建設藍圖公布后,刁海美果斷做出決定:把新基地落戶泰興!如今隨著大橋通車,原材料從常州運到泰興,物流成本降低了近三成。“今年年底產值突破3個億,穩了!”他信心滿滿地說。
像常超模具這樣“追橋而來”的企業,在泰興虹橋工業園已有40多家,累計投資超百億元。“以前蘇南企業來考察,第一句話總是問‘物流多久能到’;現在一聽說大橋通車,簽約速度明顯加快了。”園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主任李東指著規劃圖,眼中滿是期待,“船舶海工、智能裝備這些主導產業,這下與蘇南產業集群可以實現緊密協作,泰興的產業版圖必將進一步擴大。” 據了解,面對大橋通車帶來的全新機遇,虹橋工業園區已從戰略層面開始謀劃。圍繞產業競爭力提升,加快“兩個融入”步伐,深化與常州重點開發園區合作,推動產業錯位發展、強鏈補鏈,探索共建跨江產業協作區;圍繞創新協同力提升,建設新能源船舶產業研究院、虹橋(常州)離岸創新中心等科創平臺,打造新能源汽車、綠色船舶等領域跨江科創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圍繞綜合承載力提升,堅持“港產城”融合發展,以申報B型保稅物流中心為契機,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致力優化虹橋新城高品質宜居宜業環境,增強對人才和產業的吸引力,努力將虹橋打造成“泰州南客廳、常州后花園”。 此外,泰興相關部門也積極行動起來,搶抓大橋通車機遇。該市發改部門圍繞“十五五”期間如何順應大橋通車新格局,與虹橋鎮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專家召開區域發展規劃專題研討會,聚焦產業升級、人才集聚、港產城融合等議題深入探討交流,積極推進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商務部門實施“‘泰’實惠,‘興’消費”泰興市2025年消費促進活動,圍繞購物、美食、居住、游玩四大領域,構建“4+N”消費促進體系,發放800萬元消費券,推出“惠購泰興”“味在泰興”“安居泰興”“樂玩泰興”四大消費及系列商文體旅融合活動,全面激發消費活力,推動形成跨江融合共發展的消費格局。 跨江“抱團”! 協同發展“多點開花” 大橋通車的熱度還未消退,泰興和常州的“合作清單”已經列得滿滿當當。 前不久,兩地剛剛舉行了跨江融合座談會,從共建物流園區到推進金融跨區合作,多項舉措都致力于“讓發展更加順暢”。“以后企業在泰興辦手續,部分事項可以直接采用常州的標準,不用再來回跑審批了!”常州高新區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雙方正在努力打通市場準入壁壘,讓跨江投資如同“在自家門口辦事”一樣便捷。
在物流領域,常泰兩地正在規劃共建物流園區,借助大橋的交通優勢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金融服務方面,兩地金融機構也在積極探索跨區域業務合作,為跨江投資興業的企業提供更便捷的融資渠道。此外,雙方還在研究建立統一的市場準入標準和企業服務機制,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實現企業開辦、項目審批等事項的跨區域互認,為企業營造更加公平、高效的發展環境。 不僅如此,隨著常泰長江大橋的通車,位于泰興市的江蘇超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也迎來了新變化:該公司的生鮮鹵味貨物發往常州各大商超的效率大幅提升,運輸時間從原來的2個小時縮短至1個半小時,交通時間和成本都大大降低。公司駕駛員姚師傅表示,以往節假日江陰大橋、泰州大橋經常堵車,現在走常泰長江大橋,一路暢通無阻,出行體驗得到了顯著改善。 泰興鄉鎮也主動立足自身資源,搶抓發展機遇。作為大橋通車的直接受益區域,泰興張橋鎮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展現泰興的美麗鄉村形象,現在,寬闊整潔的道路與兩旁綠植相映成趣,成為大橋通車后泰興沿線閃亮的“城市名片”;黃橋鎮在謀劃設置“大橋引流”標識系統,開通“常州—黃橋古鎮”公交專線,以黃橋燒餅為主打產品,做足黃橋美食文章,建設提琴文化體驗館和小提琴工廠店,推廣紅色研學基地,全面增強區域吸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