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出圈!看姜堰“三新”模式如何引爆654萬客流→
當傳統鄉鎮大集 邂逅非遺文化 當夜間經濟 點亮文旅融合新場景 當數字零售與首店經濟 碰撞出創新火花 ——姜堰正以 “新大集、新服務、新場景”為筆 繪就一幅 三水大地消費升級的鮮活畫卷 新大集百花齊放 鄉村特色獨具魅力
今年夏天,姜堰區“姜湖大集”迅速躥紅,成為線上線下熱議話題。溱湖籪蟹、梁徐牛肉、大倫羊肉、三水菌菇、俞垛貝貝南瓜,13個鎮街“十三太保”特色美食大比拼……“姜湖大集”精準對接城鄉需求,將看似尋常的農貿交易,演變成農產品出村進城、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關鍵樞紐,實現了服務下沉與資源上行的雙向流動。
各鎮街結合鄉村特色產業、傳統手工藝及非遺項目,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鄉鎮優集”。婁莊鎮“燒烤大會”、淤溪鎮音樂集市人頭攢動、格外吸睛;三水街道陸莊社區舉辦“融通服務大集市——魯班廟會”,“一站式”集結政務咨詢、健康服務、非遺體驗;溱潼鎮、白米鎮通過“村BA”籃球活動,打造“集市追賽事”模式,實現體育、文化、農業與商業的多維聯動。 當趕集成為集“購銷商品、體驗文化、享受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其凝聚人流、激活鄉村的能力便成倍增長,也為農產品持續“出圈”營造了良好生態。 新服務多彩多姿 夜間經濟煥發生機
非遺、手作、小掛件,棒球帽、NFC飲料……一個個創意攤位前,游客川流不息。當夜幕降臨,古羅塘文化街區長巷升騰起人間煙火,溱潼古鎮青磚黛瓦浸潤著江湖俠氣,鹿鳴街上,外地游客遙望星河,磚雕拱門下,漢服少女與武俠少年摩肩接踵。
如今,姜堰區通過商文旅體農融合、政策松綁及場景創新,構建起“食、游、購、娛、體”五位一體的消費服務體系,使商圈“夜經濟”玩出花樣。溱湖旅游景區《一夢到溱湖》項目吸引大量夜間游客,配套餐飲、漢服租賃等二次消費收入占比超三成。新地標“三水之環”再度升級,鏈接相關資源,舉辦熒光夜跑、“享你的夜”城市音樂會等活動,重磅打造“姜湖宴”文化品牌,培育“演藝+美食+游樂”的消費生態,點燃夜間經濟。
新消費場景創新 數字零售活力十足
今年上半年,姜堰首店經濟再添爆款:“辛香匯”入駐三水廣場,助力區域商業能級再提升,為姜堰消費者帶來全新美食享受。姜堰區商務局負責人表示,城市首店為年輕消費群體注入新活力,力爭年內再引進3家以上具有市場引領力的首店品牌。
姜堰區積極建設數字商圈,精細管理保障高效運行。資源整合“零浪費”,通過“一碼通”系統串聯“姜湖宴”50余戶商家及13個鎮(街)專場,打造電子化結算系統,直接營業額累計超110萬元;按需調配節目資源,打破經營時段壁壘引入早市商品,推行商戶注冊一站式服務,執照實現半天內下發。 “三新”活動同步啟動 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9月17日,2025年“新大集 新服務 新消費”全國縣域商業消費季啟動儀式(東部分會場)暨 “泰享消費・游購姜城” 系列促消費活動將在姜堰“三水之環”盛大開場。 17日至20日,姜堰以 “姜湖宴”為核心載體,融合縣域消費、外貿優品、蘇品蘇貨、非遺文化、體育賽事等元素,構建 “可品味、可游玩、可記憶” 的沉浸式消費場景。正是憑借其創新的模式、顯著的成效和可推廣的示范價值,“姜湖宴”現場成為了本次國家級活動的重點分會場。
“姜湖宴”呈現了“新大集、新服務、新場景”,模式新穎、成效務實,將“人氣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成為拉動內需、促進增長的有效“新引擎”,催熱了姜堰三產服務業。 上半年,全區接待游客約654萬人次,同比增長15.26%;實現旅游收入約38.6億元,同比增長27.81%。游客集聚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全區限額以上住宿單位營業額1.77億元、限額以上餐飲單位營業額4.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1%、21.2%,增速均居泰州市首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