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智慧化+精細化”守護,“喘息服務”讓殘疾人家屬“喘口氣兒”
輕輕觸碰手機屏幕,完成“掃臉”打卡,護理員盧燕開啟了她新一天的工作。身旁,56歲的智力二級殘疾人張春林安靜地坐著,其84歲母親嚴小紅站在門口,眼中寫滿了欣慰。 “以前他時時刻刻離不開我,可我年紀大了,手腳沒了力氣,連出門買米都提不動。”9月11日上午9點,在靖江市城南辦事處同興社區張春林的家中,嚴小紅向記者訴說著多年不易。她曾中風,又患有糖尿病,老伴去世后,便獨自照顧生活無法自理的兒子。“現在好了,小盧常來幫忙,什么事都替我張羅,真是幫了我大忙!”
▲“星辰殘疾人之家”日托服務滿足不同殘疾人需求。 薛如葦 攝 “每次看到嚴阿姨臉上的笑容,我就覺得這份工作特別有意義。”54歲的盧燕說。2023年起,她每周都會抽出一天時間到張春林家。除了完成基本護理,她還陪嚴小紅聊天,幫忙買藥、整理衣物,甚至順手修好家里松動的小物件。這些細微之處的關懷,也讓這個二人之家平添了許多溫暖與安心。 張春林的家庭并非個例。如今在靖江,越來越多的殘疾家庭通過托養服務獲得寶貴的“喘息”機會,從日夜照護的重壓中暫得舒緩。今年以來,靖江市殘聯累計為433名殘疾人提供居家托養服務23409次,服務滿意度高達99%。這一轉變,得益于投入使用的“居家托養智慧系統”。該系統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精準破解了傳統服務模式在農村地區面臨的覆蓋難、監管難等問題。 “無論是城區還是鄉村,我們的服務都不打折扣,標準化、精細化貫穿始終。”靖江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每一戶托養家庭中都放置著一塊醒目的亞克力監督牌,一面印有護理員行為規范,另一面附有二維碼。殘疾人家屬掃碼即可預約服務、評價質量、查看記錄,甚至申請更換護理員。全程透明可溯,顯著提升服務體驗。目前服務涵蓋生活照料、個人保潔、康復護理、精神慰藉與社會適應五大類,基本覆蓋殘疾人日常所需。 除了靖江市的上門護理托養服務,泰州市姜堰區還發展了日托服務,滿足不同殘疾人的多樣化需求。9月12日下午,記者走訪姜堰區羅塘街道“星辰殘疾人之家”看到,這里環境整潔、無障礙設施齊全。手工教室內,三十余名殘疾人一邊說笑,一邊熟練地串著手鏈。“來這里之后,我的身體逐漸康復,生活也變得充實快樂了,這里工作人員和伙伴都像我的家人。”56歲的丁菁說。七年前,她因中風導致半側身體癱瘓,屬肢體二級殘疾。2022年起,她在這里接受日間托養與康復訓練,“剛來時幾乎不能走路,鍛煉三年多,現在已經好多了。” 據了解,日間托養服務不僅提供輔助性就業、康復訓練、閱讀休閑和各類文體活動,也顯著增強了殘疾人的社會適應與融入能力。對于家中有重度殘疾人的家庭來說,這樣的服務更意味著幾個小時的“喘息”,讓長期緊繃的照護者得以調整身心、重新出發。“有時候,僅僅是短暫休息,也讓我們有力量繼續走下去。”一位殘疾人家屬坦言,“托養服務不僅幫了他們,也救了我們。” 泰州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泰州市相關部門印發了《泰州市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生活照料、個人保潔、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5大類22項服務項目,補貼標準為每月600元。截至目前,全市有2300余名殘疾人享受居家托養服務,約2000名殘疾人接受日間照料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