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皮帶,跨越十二年的中哈情緣
2025年9月10日晚7時許,新疆伊犁霍爾果斯口岸。巴哈達爾·阿斯哈爾別克從370多公里外的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坐了6個多小時長途汽車趕來,與來自4000多公里外江蘇泰州的陳林叔叔再次相見。 十多年前,這位新疆姑娘曾得到泰州援疆干部陳林的長期結對幫扶。這一次,她將接受陳林一項新的特殊資助:獲贈一臺泰州生產的三色冰淇淋機,讓“三根皮帶”的故事在哈薩克斯坦續寫下去。 “三根皮帶”是陳林十二年間一直未解的心結。
▲9月10日,在霍爾果斯口岸,巴哈達爾(右)再次見到當年長期結對幫扶自己的泰州援疆干部陳林叔叔。張培 供圖 2013年7月的一天,時任泰州援疆前方指揮組組長、昭蘇縣委副書記的陳林,率昭蘇縣代表團赴阿拉木圖參加經貿洽談會。在阿拉木圖街頭,他偶然看到一對哈薩克斯坦夫婦,正在用江蘇泰州產的“雪梅”牌冰淇淋機制售水果冰淇淋。 這款機器還是陳林早年擔任泰州商業機械廠副廠長時的產品,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經暢銷全國,也出口到中亞地區。 熟悉的外形、熟悉的品牌,令陳林倍感親切。 在交談中,這位哈薩克斯坦老板動情地說,這臺中國機器給他家帶來了幸福生活。這些年,正是靠這臺機器,他家改善了經濟條件,蓋了新房,也娶了兒媳。 不過,他也提到一件煩心事:這臺機器用了近二十年,皮帶已經老化,一旦損壞,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將很難找到配件。 陳林當即表示,回國后,一定會盡快免費寄幾根皮帶給他。 哈薩克斯坦老板激動地抱著陳林連聲道謝。 回國后,陳林多方聯系廠家,很快找到了三根新皮帶。當他準備寄往哈薩克斯坦時才發現,雙方都忘記留下通訊地址和聯絡方式。 就這樣,三根皮帶一直靜靜躺在陳林的辦公室抽屜里,成了他的一個心結。 2019年,此事迎來一線轉機。 當年8月,第三屆“絲路信使”自行車賽開啟征程,起點為江蘇泰州,終點是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 陳林得知消息后,立即與主辦方取得聯系,希望信使們在途經阿拉木圖時,幫助尋找那位哈薩克斯坦老板。 信使們帶著這三根皮帶前往阿拉木圖,一場尋找冰淇淋機主人的活動隨即在當地接力展開。其間,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館提供了支持,當地媒體也參與了報道。不少當地百姓看到報道后不僅自發尋找,還通過媒體向中方表達敬意和感謝。 遺憾的是,冰淇淋機主人還是一直未能找到。 2025年,已經退休的陳林,仍不時為這三根皮帶沒能送出去而感到遺憾。 泰州生產冰淇淋機的幾個企業朋友了解情況后商量決定,捐贈一臺冰淇淋機給阿拉木圖,讓受贈者在當地開一家小冰淇淋店,既幫陳林彌補遺憾,也以其作為“一帶一路”民間交流的信物。 由誰來接受這個捐贈呢?思來想去,陳林突然想到了當年的資助對象巴哈達爾。 巴哈達爾是2010年陳林到昭蘇援疆第一年認識的。當時,巴哈達爾的哥哥患了白血病,家里為治病四處舉債、陷入困境。陳林便主動結對幫扶15歲的巴哈達爾上學,直到2015年她考上北京外國語大學預科。其后,巴哈達爾去阿拉木圖大學留學,畢業后留在哈薩克斯坦工作、成家,如今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前不久,陳林因事重返新疆伊犁,便設法聯系上了巴哈達爾。兩人約好9月10日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會面。 當天,借這次重逢之機,陳林告訴巴哈達爾,想捐贈她一臺泰州生產的最新款三色冰淇淋機,幫自己了卻一樁多年心愿。 巴哈達爾聽聞“三根皮帶”的故事后非常感動,欣然接受了陳林的捐贈。 巴哈達爾說,是泰州援疆干部給了她新的人生之路,讓她能夠在哈薩克斯坦過上美滿生活。現在,她愿意成為“絲路信使”,用這臺冰淇淋機在阿拉木圖開一家冰淇淋店,店名就叫“中哈友誼甜品站”,讓“三根皮帶”的故事,在哈薩克斯坦世代流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