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開 同心同行——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綜述
石榴花開處,皆是故鄉;文脈賡續中,同心同行。 九月是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8月上旬至9月上旬,圍繞“賡續江蘇文脈 譜寫鑄牢華章”主題,全市各地以文化為紐帶、以情感為橋梁,精心組織、多點發力,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基層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文化為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從唐代揚州波斯商胡聚居、元代鎮江色目僑寓并存,到泰州泰山公園內明代胡人騎獅雕像、清代淮安滿漢河臣共治水運,無不訴說“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融合畫卷。這些故事,是江蘇大地“中華民族共同體”生生不息的實證。宣傳月期間,“至今千里賴通波——江蘇大運河沿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主題展在泰州科技館舉辦,全市各地各族群眾前往參觀學習,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彩故事,見證了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的偉大歷程。 宣傳月期間,全市各地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動,促進文化交融,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認同。 在興化市八字橋文旅休閑街區,各族群眾代表漫步明清古巷,體驗剪紙、草編等非遺技藝,在歡聲笑語中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鄭板橋紀念館內,書畫創作與廉政文化講解交織,喚起大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切認同。 海陵區依托高校資源,打造“石榴花開”民族團結小劇場,通過“場景化傳播+多元化融合”,推出惠民演出3場、線上展播6期,讓民族團結故事“活”了起來。 靖江市創新“非遺共創”模式,在山東村泥哨文化館推出“民族元素+靖江泥狗子”手工體驗,讓各族群眾在指尖傳承中感受文化交融的魅力。 宣傳月期間,各地深化宣傳教育,推動民族團結理念融入日常、深入人心。全市開展各類宣講活動60余場,組織民族特色活動20余項,通過多種形式推動民族理論政策深入基層。市民宗部門開展“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論文征集活動,全面提升宣傳深度與廣度。 協作共進 鋪就各民族共同富裕之路
就業、教育,事關民生福祉。宣傳月期間,海陵區構建“民宗+公安+人社+企業”多方協作平臺,赴廣西、云南開展“紅石榴就業行動”,累計招聘民族地區員工1103人。泰興市開展“銀杏樹下·籽籽同窗”助學活動,資助10名少數民族大學生共2.4萬元,助力學子圓夢校園。 姜堰區溱湖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與甘肅省酒泉敦煌研究院開展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市場互動、產品共推、人員交流等形式,深化跨區域文旅協作,豐富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兩地旅游業發展。大愛泰州公益聯合會遠赴西藏曲水縣、新疆昭蘇縣等地,實施18個援建項目,援建體育室、科技教室、圖書室等,完成助學心愿400余件,為120名困境學子送去溫暖。 市民促會舉辦“絲路信使”系列美食周活動,助力新疆牛肉、甘肅百合等民族地區特色產品拓展市場,推動民族地區特色產業提質升級,為地區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同心同行 共繪民族團結青春畫卷
這個夏天,跨越山河的青少年研學活動成為最美風景。 暑假期間,新疆昭蘇“鳳凰班”50名師生來泰開展“祖國情·中華行”研學,56名來自新疆昭蘇和西藏曲水的師生參加了“石榴籽一家親”暑期同心營活動,“鳳凰班”的師生們還來到“蘇超”泰州賽場觀看比賽,各族青少年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喊出了跨疆情誼。 泰州與甘肅省酒泉市、貴州省安順市聯合開展研學交流,200余名各族青少年共走河西走廊,共訪黃果樹瀑布,共繪民族團結長卷。 在靖江中等專業學校,來自昭蘇縣的年輕干部學員們參加培訓和實踐教學,將泰州經驗帶回家鄉,助力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在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泗水年華樂動田園,“祥泰同心 嗨翻‘蘇超’”主題活動吸引了各民族球迷,大家齊聚一堂,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精彩的表演和賽事,共同為球隊吶喊助威。 從非遺工坊到研學旅途,從就業招聘到助學圓夢,從社區課堂到綠茵賽場,宣傳月期間,泰州市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書寫著“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動人篇章。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局長夏萬云表示,民族團結是泰州繁榮發展的基石,是祥泰之州最動人的底色,民宗部門將以此次宣傳月為新的起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強音,深深融入賡續千年的泰州文脈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