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可感可觸!姜堰這個街道把“問題清單”變?yōu)椤靶腋G鍐巍保?/h1>
2025-09-11
來源:江蘇姜堰 瀏覽次數:
大中小
秋日的梁徐街道,基層治理的生動圖景處處可見: “廠中廠”內,設備清運車穿梭不停,清空的廠房漸顯敞亮; 殘疾人家里,政策講解聲溫和細致,貼心服務化解愁緒; 校園里,工人師傅忙著打磨塑膠跑道,新桌椅在教室靜待學子; 葛港河畔,保潔船劃過水面,打撈水草的動作讓河水愈發(fā)清澈; ……
連日來 梁徐街道以 “巡診家家到”行動為抓手 聚焦安全生產 政策宣傳、教育資源整合 河道治理等民生關鍵領域 精準發(fā)力破解難題 讓整改成效在現場可感可觸 推動基層治理效能 與民生福祉同步提升
嚴守安全底線
“廠中廠”整治見實效
走進雙登科工園“廠中廠”區(qū)域,曾經堆積再生資源的廠房已徹底清空,現場工人正合力將最后一批設備搬上貨車。“以前這里貨物堆得滿當當,走路都得側著身,現在清退完,整個廠區(qū)通透多了!”梁徐街道綜合行政執(zhí)法和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洪志強站在廠房中央,指著空曠的場地介紹道。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街道前期多次與品悅環(huán)保、申通快遞負責人面對面溝通,反復強調安全隱患風險,最終敲定8月25日為清退截止日期。“從設備拆除到物品清運,我們全程跟蹤督促,確保不留一絲隱患。”洪志強說,考慮到企業(yè)發(fā)展需求,街道還主動幫雙登集團牽線搭橋,8月底新引進的加工類企業(yè)已進場規(guī)劃生產線,“安全要守牢,發(fā)展也不能停,這樣才是真整改、實整改。”
藍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車間里,消防栓上貼著的“已通水”標識格外醒目,墻角的一鍵響鈴裝置閃著紅色提示燈,時刻處于待命狀態(tài);萬創(chuàng)精密的冶金車間內,一道近9米高的分隔墻成為安全“屏障”——下方4米是厚實的實體墻,牢牢筑牢基礎,上方4.5米裝著銀灰色防爆隔離板,將中瀕爐區(qū)域與相鄰車檢公司徹底隔開。洪志強回憶,這次“巡診家家到”行動中,街道專門邀請省級專家現場勘查,出具專業(yè)整改意見,現在風險徹底可控,安全更有保障。
優(yōu)化政策宣傳
惠民服務“送上門”
“阿姨,您這次住院的醫(yī)藥費扣除醫(yī)保報銷后,剩下的部分能按比例申請補貼,算下來能拿到4000到5000元呢。”梁徐社區(qū)居民湯穩(wěn)喜的家中,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指著惠殘保政策宣傳冊條款,用通俗的語言逐句講解。湯穩(wěn)喜坐在床邊,手里緊緊攥著剛整理好的住院手續(xù),眼眶微微泛紅:“這次剛摔傷,街道的人就主動上門了,幫我捋手續(xù)、講政策,還說要幫我代辦申請,真是省了我太多麻煩。” “政策不能只躺在手冊里,得讓老百姓真懂、真受益。”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副主任周云一邊幫湯穩(wěn)喜核對憑證,一邊認真地說,“如今街道要求社區(qū)干部每季度定期入戶走訪,尤其對湯穩(wěn)喜這樣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不僅要上門講政策,還要幫著代辦手續(xù)。我們多跑幾步路,群眾就能少操幾分心,這樣政策才算落到了實處。”
此外,為讓惠民政策觸達更多群體,街道依托“梁小宣”視頻號,開設“一分鐘了解惠民政策”專欄,針對不同人群需求開展靶向解讀,目前已完成4期內容拍攝。發(fā)布的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解讀視頻,用方言搭配動畫,把申請條件、申領流程講得清晰易懂,深受群眾歡迎。“我們將優(yōu)化視頻節(jié)奏,加快剩余內容發(fā)布,還要拓展醫(yī)保、養(yǎng)老等政策解讀,讓更多人輕松懂政策、方便享福利。”負責視頻制作的工作人員說。
整合教育資源
兩校合并促發(fā)展
梁徐小學的校園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操場上,壓路機來回穿梭平整地面,工人師傅頂著秋日暖陽鋪設塑膠跑道,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橡膠味;教學樓內,七、八、九年級的新桌椅整齊擺放在教室里,窗戶擦得一塵不染,墻角的綠植生機勃勃,整個校園煥發(fā)新活力。 “以前梁徐初中和小學分開辦學,不僅教育資源分散,管理上也有不少麻煩。”梁徐學校校長蔣華帶著記者參觀校園,指著三棟教學樓介紹,“現在我們重新規(guī)劃,南樓是小學部,中樓是中學部,北樓是行政樓,資源能充分利用,管理效率也高了不少。以前一項工作要開兩次會,現在一次就能解決。”
走到初中部的化學實驗室,只見嶄新的實驗臺、試劑瓶擺放得整整齊齊,各種實驗器材一應俱全。“以前小學沒條件開科學實驗課,現在初中的物理、化學、生物老師過來了,能帶著小學生做簡單的科學實驗,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蔣華笑著說,“兩校合并后,心理健康、思政專職教師也配齊了,還能對拔尖人才進行長遠規(guī)劃,實現貫通培養(yǎng),對學生、對學校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推進河道治理
水清岸綠惠民生
葛港河畔,微風拂過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幾名保潔人員乘著小船,手持網兜仔細打撈水面上的零星水草,河岸邊的垃圾桶擺放得整整齊齊。曾經堆積的生活垃圾不見蹤影,偶爾有小魚游過,引得岸邊散步的居民駐足觀賞。 “之前天熱的時候,水草長得特別快,還有人往河里扔垃圾,水都變渾了,路過都能聞到異味。”街道水利站副站長曹慶嶧指著河岸邊說,借助“巡診家家到”行動,街道組織專門的保潔隊伍,每天清理水草、清運垃圾,還安排人員定期巡查,引導居民愛護環(huán)境。“現在你看,水清亮了,兩岸干凈了,來河邊散步的人也多了。”
曹慶嶧指著遠處的河長公示牌介紹,街道嚴格落實河長制,明確各級河長職責,定期開展河道巡查、水質監(jiān)測,確保問題早發(fā)現、早解決。“我們要讓葛港河一直保持水清岸綠的模樣,成為老百姓身邊的‘幸福河’,讓大家享受實實在在的生態(tài)福利。”
從“廠中廠”的安全整治 到殘疾人家里的暖心服務 從校園的煥新 升級到葛港河的水清岸綠 梁徐街道的“巡診家家到”行動 用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將基層治理的溫度傳遞到每個角落
下一步 梁徐街道將繼續(xù)聚焦群眾需求,把“巡診”做細、整改做實,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民生福祉更有質感、更有溫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