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點突破”到“集群崛起”——資本市場“泰州板塊”動能澎湃
2025年,對于泰州企業上市工作來說,無疑是“喜報”頻傳的一年。 6月12日,海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滬市主板鳴鑼,成為今年江蘇首家滬市主板上市公司; 8月11日,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并成為今年港股18A生物科技板塊“超購王”; 時隔僅半月,8月26日上午,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一月內收獲兩家港股上市企業,令人刮目相看。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是泰州市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大力推進優質企業上市,賦能產業創新轉型、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例證。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服務機制的不斷優化,資本市場“泰州板塊”動能澎湃,泰州正迎來企業上市和高質量發展的新一輪機遇期。 厚積薄發,上市企業數量躍居全省第六 自1994年春蘭股份登陸A股市場算起,泰州企業在資本市場已經走過了31年的風雨歷程。 上市公司是投資價值的源泉,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已成為考量一個地區經濟活力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尺。隨著2019年上交所科創板正式開板、2020年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落地、2021年北交所正式設立、2023年全面注冊改革正式施行,一系列基礎制度的改革為企業上市打開更大空間。 泰州市抓住改革機遇,配套出臺了若干政策措施,扎實推動了一批企業上市發展。經過悉心培育發力、接續努力,2019年起,泰州企業上市跑出“加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隨著雙樂顏料股份有限公司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繼蘇州、無錫、常州、南通之后,泰州成為全省第5個實現A股上市公司縣(市、區)全覆蓋的設區市。 2024年12月12日,先鋒精科成功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一舉成為去年4月新“國九條”、6月證監會“科創板八條”出臺以來,全國唯一科創板當年過會、當年上市的企業,也是當年江蘇唯一科創板上市企業。 2019年到2024年間,全市新增上市公司19家。2024年,泰州上市公司營收超400億元。 取得這樣的成績,絕非偶然,而是泰州市多年來堅持不懈、積蓄力量、厚積薄發的結果。同樣源于此,今年,泰州企業上市捷報頻傳,泰州市在資本市場迎來又一個“收獲季”。 伴隨雙登股份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全市累計境內外上市公司33家,而注冊地在泰州的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4家,其中境內20家、香港H股4家,首次躍居全省第六位。 從2019年的全省第九,到如今的全省第六,泰州資本市場建設與企業成長正昂首邁入新階段,資本市場“泰州板塊”加速隆起。 乘勢而上 生物醫藥板塊格外亮眼 在經濟發展的宏大版圖中,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與區域產業的轉型升級緊密相連,相互成就。 即將三十而立的泰州,產業集群積厚成勢,大健康地標產業規模今年有望突破4000億元,造船完工量、手持訂單量、新接訂單量三大指標穩定在全省的1/2、全國的1/5、全球的1/10,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了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合成生物、新型儲能等代表晨光力量的未來產業加速布局,以“大海新晨”為標志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崛起。 翻開泰州企業上市“成績單”,全市上市公司覆蓋“大海新晨”現代化產業體系核心領域,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位居江蘇省第四位,“泰州板塊”正從最初的“單點突破”,逐步邁向如今的“集群崛起”,釋放出澎湃發展動能。 在這一過程中,大健康產業企業表現尤為突出,成為泰州上市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全市科創板上市企業中,醫藥制造類企業有4家,位居全省第一位;港股上市公司中,生物技術領域企業數位居蘇州之后,名列全省第二位。 早在2013年,濟川藥業“借殼”上市,并成為泰州市醫藥第一股。如今,濟川藥業已成為集中西醫藥、中藥藥妝、中藥保健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商貿流通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2024年,以“港股自免第一股”身份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荃信生物,現已成為國內在自身免疫及過敏性疾病領域布局領先的公司之一。
今年8月11日在港上市的中慧生物,致力于創新疫苗及采用新技術方法的傳統疫苗的研發、制造及商業化。此次招股香港公開發售錄得超4000倍超額認購,涉及資金逾2100億港元認購額,位居上市時今年港股新股申購倍數第三。 縱觀資本市場“泰州板塊”,生物醫藥企業的不俗表現遠不止于此—— 以分子診斷技術為核心的碩世生物,創新碩果正走向世界加速國際化,今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長31.32%; 專注于人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的金迪克,不斷加強新產品研發,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兒童)項目正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 秉持“創制一流疫苗,守護人類健康”使命的瑞科生物,已構建新型佐劑、蛋白工程和免疫評價三大創新疫苗技術平臺; 聚焦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及女性健康領域的亞虹醫藥,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61.80%,核心產品加快進入收獲期; 以推動生命科學發展為使命的康為世紀,是國內少數實現分子檢測核心環節完整業務布局的生物科技企業…… “近年來,一批醫藥、生物類企業的陸續上市,不斷提升泰州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影響力。”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健羽表示,不僅如此,泰州市新能源、高端裝備類上市企業數增速同樣不斷加快。“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全市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創新突破,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與活力,正成為泰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接續發力 上市企業梯隊“后勁十足” 企業上市不是“臨門一腳”的偶然,而是久久為功、長期培育的必然。上市工作不僅要“勢頭好”,也要“后勁足”。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近年來,泰州市將上市后備企業培育作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先手棋”,通過“精準篩選、分類培育、動態管理”,形成“培育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良性循環,傾心建立可持續的上市后備企業梯隊。
以全市科創企業庫在庫培育企業為重點,泰州市對照《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標準進行多維畫像,每年篩選一批治理結構完善、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較強、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納入上市后備企業庫,重點支持硬科技、高科技、“專精特新”的優質企業優先上市。 為動態培育上市后備企業梯隊,泰州市在加強部門聯動上狠下功夫,充分發揮“證券江蘇”數字化平臺作用,積極推薦后備企業納入省擬上市后備企業庫,加強走訪指導和專題培訓,加快企業上市步伐。 與此同時,把握市場動向,聯合江蘇證監局、各證券交易所召開上市工作座談會、開展企業走訪調研,及時回應企業上市輔導、審核等方面關切,切實提高上市后備企業培育質效。 成績有目共睹,更令人欣喜的,是當前全市各地政府給力、企業發力,推動企業上市熱情持續高漲、上市后備梯隊不斷擴容。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泰州市上市在審、在輔企業共11家,列全省第六位;在庫培育的企業達到60家,資本市場“泰州板塊”動作頻頻、令人期待。 “當前,上市工作已從單純的企業融資,升級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抓手,其意義遠超傳統經濟工作。”韓潮表示,鑒于此,泰州市將進一步深化與滬深北港等交易所的合作,挖掘和發動更多優質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加大與江蘇股交中心及頭部私募機構的合作,通過投融資路演等方式提升泰州“8+13+X”產業鏈群體系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持續推動資本賦能“大海新晨”現代化產業體系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