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烤”驗水稻生長,泰州姜堰農技專家田頭送“方”
8月27日上午,在泰州市姜堰區三水街道井賢家庭農場,該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植檢站站長、高級農藝師張海燕與農技人員錢志君,正手持長桿輕撥稻株,記錄飛起的稻縱卷葉螟成蟲數量。區農業農村局還為農場加裝了智能監測設備——通過模擬昆蟲性信息素吸引稻縱卷葉螟雄蟲,再依托智能識別與遠程傳輸技術實現蟲情實時監測。“智能設備+人工驅趕”并用,讓蟲情監測的效率與準確性大幅提升。
自8月中旬起,泰州市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維持在35℃以上。當前,水稻正處于抽穗灌漿期,也是決定產量和品質的關鍵階段,為確保秋糧豐收提質,泰州市姜堰區組建4個技術指導專家組,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送上高溫天氣田間管理“良方”。 據介紹,今年姜堰區種植水稻42.13萬畝,良種覆蓋率達95.2%,優質食味水稻品種覆蓋率更高達98.4%。“高溫季節正是水稻生長旺盛期、產量形成關鍵期,同時也是病蟲害高發期,水稻需要精準施肥、科學用藥。”泰州市姜堰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學明說,該局安排165萬元應急救災資金,采購磷酸二氫鉀與葉面肥,用于水稻“一噴多促”和農作物抗逆增產,實現兩遍全覆蓋施用。4個技術指導專家組,深入一線,指導農戶因地制宜落實“以水調溫、葉面噴肥、適當補肥”等措施,結合破口期病蟲防治同步用好葉面肥,增強水稻光合作用,延緩根系衰老,實現壯苗穩長、籽粒灌漿與單產提升的多重目標,最大限度降低高溫危害。 對于田間雜草的問題,該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作栽站副站長、農藝師趙偉特別提醒,過了拔節期再使用除草劑會影響水稻生長發育,田間如有雜草建議人工除草。 下一步,泰州市姜堰區將繼續加強水稻田間管理,特別是強化病蟲害監測預警,落實“每日系統查、五日大普查”機制,融合應用智能測報技術,抓實水稻破口期“三蟲三病”防控,全力保障秋糧產量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