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寬了,燈亮了,海陵的這個村子更美了!
為貫徹落實區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區融媒體中心開設《一線特寫》專欄,聚焦基層實踐,挖掘一線故事,展現干部群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民生、創新治理等方面的生動實踐,以鏡頭記錄奮斗足跡,以圖文傳遞時代強音,為海陵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近日,走進海陵區紅旗街道南舍社區,道路寬敞平整,路燈整齊排列,稻田畫景觀區煥然一新……從基礎設施到人居環境,社區的每一處變化都透著民生溫度,繪就出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
基礎設施“提檔” 路通燈亮架起民生幸福橋 “原來道路被電線桿分為兩部分,會車都費勁,現在拓寬到7米,還裝了路燈,晚上散步心里踏實多了!”站在剛改造完的進村路上,社區居民盧增龍望著平整的瀝青路面笑著說。 基礎設施升級是南舍社區和美鄉村建設的“先手棋”。據了解,社區聚焦群眾“出行難”問題,精準發力“補短板”:秀梅果園后方約180米道路向南拓寬3米,完成土方回填、混凝土澆筑及瀝青攤鋪;莊前約4000平方米道路實現“白改黑”,所有污水井提升至與瀝青路面持平,行車更平穩,惠及周邊居民。 目前,社區已安裝路燈250盞,覆蓋約3600米主干道及各組巷道,昔日昏暗的鄉村夜晚如今燈火通明,為居民夜間出行筑牢安全屏障。此外,泰良新村一座長8米、寬4米的橋梁完成改建,稻田畫至南舍農場間660米道路加寬2米,一張更暢通的交通網正逐步成型,為產業發展和鄉村旅游打通“脈絡”。
環境整治“煥顏” 稻田景觀喚醒鄉村詩意 沿著新修的道路走進稻田畫景區,長100米、寬2.5米的長廊已完成維修,破損的木棧道更新換代,社區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清理收尾工作。 “以前這棧道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現在修好了,傍晚來散散步、吹吹晚風,舒服得很!”居民王阿姨笑著說。 據介紹,社區同步完成了350平方米景觀亭外墻維修、河道清淤及兩側綠化修剪,原本略顯雜亂的角落如今整潔雅致。 “接下來,我們計劃多方爭取資源,在稻田里種植彩色水稻,恢復稻田畫風景。”南舍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花黨明指著眼前的稻田說,“既要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詩和遠方’,也要結合農文旅發展,讓這片土地煥發新活力。”
未來規劃“蓄力” 農文旅融合激活振興動能 從“路通燈亮”到“景美業興”,南舍社區的和美鄉村建設不止于“補短板”,更著眼“謀長遠”。 “社區將以此次環境提升為契機,深耕農文旅融合發展。”花黨明表示,“恢復稻田畫景觀后,我們將配套完善旅游標識、休憩設施,吸引周邊游客來體驗鄉村風情,讓居民在‘家門口’增收,真正實現‘提升生活品質’與‘助力鄉村振興’雙贏。” 截至目前,該社區已完成道路拓寬、路燈安裝、橋梁改建、河道清淤與護坡建設等多項工程,生態底色愈發鮮亮。從基礎設施的提升到人居環境的改善,南舍社區正以實干筆觸,勾勒出一幅宜居宜業、和美幸福的鄉村新畫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