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點多,寺巷幼兒園“探班記”……
暑假“神獸”沒人帶 成了不少家庭的“心頭病” 針對這一現象 我區多個公益暑托班 正如火如荼開展
寺巷街道地處中國醫藥城核心腹地 外來務工人口眾多 假期有不少家庭反映 孩子沒人帶 區總工會、區婦聯聯合寺巷幼兒園 開辦“蒲公英愛心驛站”公益暑托班 今年已是暑托班開班第三年
“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跟著老師一起唱跳起來,好不好?”上午10點多,小編來到寺巷幼兒園暑托一班,班上正進行著一節生動的繪本課。老師張穎面帶甜甜的笑容,用清脆動聽的聲音給孩子們講故事,時不時跟孩子們熱情互動。
除了繪本閱讀 寺巷幼兒園暑托班 還為孩子們設置了 “玩轉數學”“趣味美術” 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今年暑假我們開設了3個班,一共有72個孩子。”園長張紅梅介紹,每一個暑托班都配備了一個年長教師、年輕教師和保育員,讓孩子們在安全有愛的環境中收獲快樂、健康與成長。從托管看護到素質教育全方位陪伴,主打的就是一個 “官方帶娃,家長放心”。
炎炎夏日 鳳凰街道精心打造的公益暑托班 也以特色化、差異化課程 吸引了不少家庭 來看看都有哪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吧
華潤社區
開設圍棋課堂,老師從基礎規則講起,引導孩子們理解簡單的戰術,每一次對局都考驗著他們的專注力與思維能力。
永定社區
“青仔公益暑托服務”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科技之窗。在這里,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變得可觸可感,孩子們動手進行與AI原理相關的趣味手工實踐,悄然埋下熱愛科學的種子。
天德湖社區
融合傳統文化的“京劇扭扭棒頭箍”手工課吸引不少孩子參加。他們有的專注制作綴滿絨球、亮片的花旦頭箍,有的則別出心裁地加上“翎子”化身小武將……傳統京劇頭飾的華美在孩子們的指尖悄然綻放。
像這樣的公益暑托班 覆蓋全區12個鄉鎮和街道 動員了百余名志愿者參與 優先服務城鄉困境青少年 農村留守兒童 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 讓孩子們擁有別具一格的 暑期托管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