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從“追光”到“逐綠”,讓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愈發鮮明
日前,在江蘇宏大特種鋼機械廠有限公司的屋頂,一排排藍色的光伏電板整齊排列,源源不斷將太陽能轉化為綠色清潔電能。“預計年發電量600萬度,經濟效益比較明顯。”該公司動力車間工作人員盧華付說。
近年來,泰興市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血脈,通過政策引導、產業轉型與治理創新多輪驅動,走出了一條生態高顏值與發展高質量同頻共振的新路。 產業煥新,綠色動能澎湃奔涌
2024 年以來,泰興市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本,成功撬動總投資 20 億元的環境導向開發模式項目 2 個,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探索出創新路徑。制度先行,出臺《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創新實施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財政補貼,激發企業 “追光” 熱情。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引導企業從被動轉型轉向主動探索,生態資源的活化利用讓發展底色更亮。企業在綠色技改中找準轉型方向,從生產環節到能源選擇全面升級,綠色動能滲透產業鏈各環節,為產業生態注入持久活力。2024 年泰興市光伏發電量突破 6.86 億千瓦時,清潔能源應用蔚然成風。 生活向綠,低碳風尚浸潤城鄉
“十三五” 以來,泰興市城鎮新建建筑綠色標準執行率從 53% 躍升至 100%,實現全域覆蓋。泰興市中醫院可再生能源應用項目成為全省標桿,泰興經濟開發區自來水廠二期綜合樓獲評中瑞零碳示范工程。綠色建筑不再是簡單的標準執行,更成為居民生活品質的新注腳。從社區到醫院,低碳理念融入建筑肌理,推門見綠、節能降耗成為日常。城鄉角落的綠色實踐悄然改變著生活方式,讓低碳從理念變為觸手可及的生活場景。近五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 125 萬平方米,綠色環保建筑占比顯著提升。綠色生活場景的普及,也帶動了相關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水處理、煙氣治理、固廢資源化利用等重點領域裝備研發制造產業加速集聚,形成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綠色產業集群優勢。 數智賦能,高效治理筑牢根基
泰興聚焦大氣、固廢及長江水環境等重點領域,強化執法,常態化開展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充分運用遠程監督等技術手段,今年以來,精準檢查目標企業,有針對性高效整改突出問題,對環境違法行為 “零容忍”。數智手段讓監管從 “人防” 向 “智防” 跨越,執法人員借助科技工具穿透治理盲區,企業在信用評價中明辨責任邊界。演練場景貼近實戰,從預案到行動無縫銜接,讓應急響應更具韌性,為生態安全織密防護網,守護著城鄉生態的每一寸肌理。嚴格執行環境信用評價制度,覆蓋泰興市 1710 家企業,以信用杠桿撬動企業自覺守法。常態化組織工業園區三級防控體系環境應急實戰演練,應急能力持續提升。 從車間光伏板到社區綠建筑,泰興打造出生態與經濟共舞的新舞臺。這座濱江之城正用實踐證明:綠水青山既是金山銀山,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隨著“雙碳”目標深入推進,泰興將繼續以創新驅動綠色轉型,讓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愈發鮮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