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網 | 江蘇泰州泰政能源實施綠色戰略 致力打造“蘇中能源第一品牌”
5月底,一期3.87兆瓦的貝辰光伏電站在江蘇泰興市黃橋園區正式并網發電。這是泰州兩級市屬國企跨區合作的首單園區光伏發電項目,也是推動黃橋園區綠色發展的一個標志性工程。該項目由泰州泰政能源與泰興江橋公司合資投建,規劃裝機規模10兆瓦,建成后年可發電10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493.2噸。 近年來,泰州市交通產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泰政能源,緊扣“大海新晨”產業體系,聚焦國企主責主業,創新拓展清潔能源應用示范場景,規劃實施能源綠色發展戰略,致力打造“蘇中能源國企第一品牌”。 “過去,泰政能源以傳統能源經營為主,油品銷售年產值近30億元,但是隨著發展也面臨其他地方國企一樣的“發展瓶頸”問題。”泰政能源主要負責人介紹,面對國企改革步入深水區的新形勢,我們必須以改革破局、以轉型突圍,在夯實傳統能源基底的同時奮力向“新”而行,持續鍛強清潔能源這一“長板”,實現“清”裝上陣,點亮綠色發展矩陣。 5月的陽光,燦爛而豐沛,正值光伏發電的黃金季節。走進揚州亞星公司,只見一排排屋頂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泰政能源2020年在揚州投建的一個光伏電站項目,裝機容量6.88兆瓦,年均發電量約690萬千瓦時。 “陽光變綠電”,泰政能源點亮“陽光經濟”。 工業集中、廠房連片,為“陽光變綠電”提供了有利條件。泰政能源搶抓機遇、整合資源,根據不同場景的屋頂式樣、荷載差異及材質要求,提供定制化的“綠電”技術方案。目前,已為揚州濰柴動力、華信藥業、中海油等企業建成光伏電站10座,并網容量22兆瓦,每年可節省標煤約1萬噸,減碳約3萬噸。這些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企業能一鍵享受更低的電費優惠,實現降本增效,而當地及園區更能享有可觀的減排紅利,為產業鏈注入綠色動能,實現“建電站”與“強產業”雙向賦能。 如今,“綠電”場景也在向公共建筑、農業種植等領域延展,1.49兆瓦的江蘇牧院生活區、1.2兆瓦的火車站街區等光伏電站已并網發電,1.46兆瓦的港城污水處理廠光伏項目正在招標,蘇中園藝花卉大棚屋頂光伏試點已完成最新可研,與本地鄉鎮“農光互補”光伏項目已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當前,我們分布式光伏電站累計并網約30兆瓦,下一步將加快‘虛擬電廠’項目的謀劃實施,通過信息技術和軟件系統,強化綜合能源管理協同,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泰政能源經營負責人表示,公司將聯手相關開發園區打造“零碳園區”,實現企業屋頂光伏發電、能源數據實時監測、碳足跡追蹤管理等。 新賽道,意味著新機遇,泰政能源正緊盯前沿領域,搶抓新一輪產業變革機遇。 隨著新技術的突破,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應運而生,它就像一個能量的“魔法工廠”,將光伏發電、儲能、充電三大功能集于一身,是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的一場革新。近期,泰政能源將啟動“光儲充一體化”試點,在高鐵南站、客運西站等樞紐站點先行先試,打造“一秒一公里”快充電站,并逐步向現有充電場站示范推廣,讓新能源車輛“喝飽”綠色能源的同時,也為車主省時出行推動用能體驗升級。 不負“風光”,搶占綠能風口,當前泰政能源與風電上市公司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在與泰州市(區)平臺、園區商談產業招商、資源開發等投資合作事宜,計劃有序推進風電資源開發和節能管理發展,形成區域多能互補體系。 據介紹,泰政能源將積極服務泰州市“零碳城市”建設,加強各市(區)風光資源合作開發,編制上市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升級版,擇機啟動泰政能源股改工作,適時引入戰略投資者,加快上市培育進程,力爭“十五五”末風光發電規模突破100兆瓦。 5月底,一期3.87兆瓦的貝辰光伏電站在江蘇泰興市黃橋園區正式并網發電。這是泰州兩級市屬國企跨區合作的首單園區光伏發電項目,也是推動黃橋園區綠色發展的一個標志性工程。該項目由泰州泰政能源與泰興江橋公司合資投建,規劃裝機規模10兆瓦,建成后年可發電10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493.2噸。 近年來,泰州市交通產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泰政能源,緊扣“大海新晨”產業體系,聚焦國企主責主業,創新拓展清潔能源應用示范場景,規劃實施能源綠色發展戰略,致力打造“蘇中能源國企第一品牌”。 “過去,泰政能源以傳統能源經營為主,油品銷售年產值近30億元,但是隨著發展也面臨其他地方國企一樣的“發展瓶頸”問題。”泰政能源主要負責人介紹,面對國企改革步入深水區的新形勢,我們必須以改革破局、以轉型突圍,在夯實傳統能源基底的同時奮力向“新”而行,持續鍛強清潔能源這一“長板”,實現“清”裝上陣,點亮綠色發展矩陣。 5月的陽光,燦爛而豐沛,正值光伏發電的黃金季節。走進揚州亞星公司,只見一排排屋頂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泰政能源2020年在揚州投建的一個光伏電站項目,裝機容量6.88兆瓦,年均發電量約690萬千瓦時。 “陽光變綠電”,泰政能源點亮“陽光經濟”。 工業集中、廠房連片,為“陽光變綠電”提供了有利條件。泰政能源搶抓機遇、整合資源,根據不同場景的屋頂式樣、荷載差異及材質要求,提供定制化的“綠電”技術方案。目前,已為揚州濰柴動力、華信藥業、中海油等企業建成光伏電站10座,并網容量22兆瓦,每年可節省標煤約1萬噸,減碳約3萬噸。這些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企業能一鍵享受更低的電費優惠,實現降本增效,而當地及園區更能享有可觀的減排紅利,為產業鏈注入綠色動能,實現“建電站”與“強產業”雙向賦能。 如今,“綠電”場景也在向公共建筑、農業種植等領域延展,1.49兆瓦的江蘇牧院生活區、1.2兆瓦的火車站街區等光伏電站已并網發電,1.46兆瓦的港城污水處理廠光伏項目正在招標,蘇中園藝花卉大棚屋頂光伏試點已完成最新可研,與本地鄉鎮“農光互補”光伏項目已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當前,我們分布式光伏電站累計并網約30兆瓦,下一步將加快‘虛擬電廠’項目的謀劃實施,通過信息技術和軟件系統,強化綜合能源管理協同,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泰政能源經營負責人表示,公司將聯手相關開發園區打造“零碳園區”,實現企業屋頂光伏發電、能源數據實時監測、碳足跡追蹤管理等。 新賽道,意味著新機遇,泰政能源正緊盯前沿領域,搶抓新一輪產業變革機遇。 隨著新技術的突破,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應運而生,它就像一個能量的“魔法工廠”,將光伏發電、儲能、充電三大功能集于一身,是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的一場革新。近期,泰政能源將啟動“光儲充一體化”試點,在高鐵南站、客運西站等樞紐站點先行先試,打造“一秒一公里”快充電站,并逐步向現有充電場站示范推廣,讓新能源車輛“喝飽”綠色能源的同時,也為車主省時出行推動用能體驗升級。 不負“風光”,搶占綠能風口,當前泰政能源與風電上市公司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在與泰州市(區)平臺、園區商談產業招商、資源開發等投資合作事宜,計劃有序推進風電資源開發和節能管理發展,形成區域多能互補體系。 據介紹,泰政能源將積極服務泰州市“零碳城市”建設,加強各市(區)風光資源合作開發,編制上市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升級版,擇機啟動泰政能源股改工作,適時引入戰略投資者,加快上市培育進程,力爭“十五五”末風光發電規模突破100兆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