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泰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組援藏三年工作綜述
曲水,泰州,相距4000余公里,因援藏情而結緣。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大道,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學校、醫院、廠房,傳遞著江蘇對西藏、泰州對曲水的深情厚誼,也見證了援藏干部們踏實堅定的每一步腳印。 自2022年6月進藏以來,泰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組以“缺氧不缺信仰,艱苦不怕吃苦”的堅定信念,聚焦“產業援藏、項目援藏、民生援藏”等重點任務,扎實推進“十四五”規劃援藏項目,高質高效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3年來,一個個重點招商項目落地生根,一簇簇產業新亮點培育壯大,一樁樁民生實事相繼辦成,智力援藏、產業援藏、民生援藏結出累累碩果。
“回望過去的三年,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治藏方略,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泰州與曲水的合作力度和深度,為推動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為實現江蘇援藏工作繼續走在前、做示范貢獻了泰州援藏新的力量。”第十批援藏工作組組長,曲水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李明說。 聚焦“智力援藏” 引領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工作組堅持把智力援藏作為重中之重,發揮援藏工作組理念新、經驗豐富等優勢,精準定位曲水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精準把握曲水產業發展方向,強化規劃引領,助推產業集聚發展、抱團發展。 聚焦曲水縣高原生物、蔬菜瓜果、高原種業、牦牛、文旅等特色優勢產業,工作組制定出臺了《曲水縣俊巴漁村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規劃》《拉薩市曲水靜脈產業園區規劃》等,加快推進曲水高原種業、名優瓜果蔬菜、秀色才納AAAA景區創建等規劃,明晰曲水產業發展思路,突出特色優勢,優化產業布局。 圍繞曲水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對干部人才隊伍提出的新要求,工作組用足用好對口支援人才工作資源,成功舉辦18期江蘇援藏干部“每月一講”活動,把江蘇的先進理念、先進經驗、先進辦法引入曲水,有力帶動曲水縣干部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升素質,幫助曲水培養了一支永不走的本地干部人才隊伍。 漫步在才納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一棟棟標準化現代農業設施大棚錯落有致,道路寬敞平整,綠植點綴其間。3年來,工作組助力曲水開展西藏首屆秀色才納風車節、秀色才納夢幻燈光秀、恐龍科普等活動,才納園區獲評首批“西藏自治區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稱號。在工作組的推動下,才納園區成功掛牌“省部共建小麥玉米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西藏分中心”。工作組還助力推進拉薩高新區成立西藏首個金融商務區,拉薩高新區成為西藏唯一成功入選“2024年度中國開發區營商環境百佳案例”的開發區。 工作組積極推進指導自治區級法治政府示范縣創建和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2023年5月,曲水縣法律援助中心揭牌成立,成為西藏自治區設立的第一家縣級法律援助機構,為曲水縣長治久安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援助中心獲“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我們將在泰州援藏工作組的幫助下,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功能,創新體制機制,提升法律服務水平,為曲水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多元性、多層次、便民、利民、精準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曲水縣司法局副局長加央強巴說。 聚焦“產業援藏” 實現項目建設新突破
走進才納園區內的花卉園藝示范基地,一盆盆紅掌開得正艷,紅色的心形花瓣光澤鮮亮,工作人員諾宗正在監控花卉的生長情況。2023年從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畢業的諾宗已經是園區的一把好手,熟練掌握了栽培、換盆等花卉種養技術。 由泰州援藏工作組幫助建設的花卉園藝示范基地,新建超節能溫室大棚10680平方米,主要配套內外遮陽系統、天窗系統、內循環系統等。自2023年底建成投用以來,基地不斷探索應用花卉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進拉薩花卉產業的科技化、標準化,促進拉薩花卉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目前花卉的品種有8個,主要以紅掌為主,后期我們會根據西藏市場的需要增補一些新品種,同時進一步擴大花卉銷售區域,讓花卉園取得更大的效益。”基地技術人員趙俊峰說。 曲水縣雅江工業園區標準化廠房是泰州援藏的另一重要項目。該工業園產業定位主要為高原綠色食品加工、藏醫藥業、生物科技等,園區新建標準化廠房3棟,目前已簽約入駐傳統藏藥飲片、藏藥生產、乳制品加工等企業18家。園區一期發展勢頭強勁,二期也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二期將新建標準化廠房兩棟三層,總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建成后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帶動本地農牧民就業,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雅江工業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孟耀介紹。 曲泰紅芯種業有限公司是由曲水凈土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江蘇紅旗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國有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著力打造西藏首家集“品種選育、良種生產、市場推廣”于一體的高原種業,是泰州援藏重點項目。截至目前,公司推廣青稞種植面積24萬畝,畝均增產25公斤,帶動農牧民群眾增收8000萬元。 工作組創新實施招商工作,制定出臺《曲水縣重大項目“揭榜掛帥”的實施方案》,聘請曲水縣招商大使,派出招商“小分隊”外出招商。先后在泰州、海口等地成功舉辦西藏曲水縣招商引資、文旅推介會,引進江蘇籍企業5家,簽約項目15個,投資17.6億元。目前,泰州濟川藥業集團蒲地藍日化項目成功落地曲水,成為泰州市醫療大健康產業在曲水首個產業落地項目;泰州祥程國際旅行社在曲水注冊運營,成為曲水縣第一家旅行社。 工作組始終堅持把項目作為援藏之要,按照“兩個80%”的工作要求,推動援藏項目和資金向基層、民生領域傾斜。“十四五”期間,實施援藏項目24個,總投資2.5億元,現已完工17個,其余7個正在有序推進。 聚焦“民生援藏” 滿足群眾生活新期盼
工作組進藏以來,從曲水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入手,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工作組的大事,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 太陽能路燈、排水管道、分類垃圾箱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文化廣場上,村民們利用健身器材舒活筋骨……這是實施“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生態宜居工程后曲水鄉村的生動畫面。近年來,工作組實施的“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生態宜居建設工程,建設內容包括硬化、綠化、給排水、亮化等村莊環境整治工程,先后惠及南木鄉江村、才納鄉協榮村、茶巴拉鄉茶巴拉村等多個村居。 “硬件”提升,鄉村面貌精彩蝶變。曾經人畜混居的村莊,“搖身一變”成為獨具民族風情的現代化新農村。協榮村村民索朗群培說:“工作組不僅改變了村里的環境,還幫我們對家里的屋頂、門窗、墻面、庭院、廁所等進行了改造,原來的土坯房變成了現代化的小樓房,居住環境越來越舒心。”3年來,工作組還建設完成了曲水縣供氧工程五期,近1800戶農牧民群眾受益。 “軟件”提質,民生福祉大幅邁進。“以前離我們這兒最近的藥店也有20公里遠。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常用藥。”茶巴拉村村民桑珠告訴記者。藥店就開在茶巴拉鄉鄰里服務中心,中心由泰州援藏工作組支援800萬元建設,面積約2400平方米,涵蓋超市、餐飲、通訊營業廳、藥店等配套服務設施。達嘎鎮拉薩河畔三有村的“幸福驛站”、小康車間,則是泰州援藏工作組借鑒內地經驗,探索當地社區養老、帶動就業的新模式。 為推進曲水教育的發展,工作組不僅加大力度建設教育基礎設施,每年還組織曲水的中小學老師到泰州學習交流,引進先進的教育教學模式。2023年和2024年,成功舉辦了曲水縣第一屆和第二屆校(園)長論壇,泰州曲水兩地14所中小學和14所幼兒園結對友好學校,進一步深化了泰曲兩地教育的交往交流交融。 在泰州對口支援下,2024年,曲水縣成功舉辦首屆醫療院長論壇,創新性開展曲水縣首次無痛胃鏡診療;開展“光明行動”,為曲水縣近40名白內障患者免費手術恢復光明;連續3年組織開展醫療援藏義診活動16次,為6個鄉鎮農牧民提供醫療服務,贈送藥物約6萬元,受益群眾達9000人。 工作組加強與江蘇各企業合作,挖掘就業崗位,促進曲水籍高校畢業生到江蘇就業,截至目前,提供優質就業崗位1042個。4名曲水縣大學生在泰州順利就業,實現了曲水籍大學生在泰州就業“零的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