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千億級產業,項目正加快集聚!
大海新晨 產業興城 靖江金屬材料產業向“新”而行 聚力產水文人 龍頭帶動、鏈條延伸、集群共進
“我們去年實現開票銷售7億元,2025年預計開票銷售增長20%!” “公司決定今年追加投資再上馬3條產線,將年產能提升至6萬噸!” “年前我們領到了不銹鋼行業含金量極高的PED國際證書,接下來將布局國際高端市場。” …… 近期,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多家金屬新材料及制品企業火力全開,揚子江畔,一幅項目加快集聚、產業發力奔跑的“活力圖”正在鋪陳。
作為戰略性、基礎性產業,先進金屬材料產業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科技實力的重要標志。今年,我市圍繞“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導向要求,聚焦“大海新晨”為標志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出臺《泰州市重點產業鏈培育提升行動方案》,將構建“8+13+X”鏈群體系,打造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其中,金屬新材料及制品產業集群是重點建設的8個創新型產業集群之一,將加快形成1000億級規模。 放眼泰州,這一產業集群主要呈“南北分布”格局,其中南部長江岸邊的靖江是一個硬核“支點”。
龍頭帶動 “葡萄根”深扎千億鏈
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良好的資源稟賦和堅實的產業基礎,靖江金屬材料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以靖江特殊鋼、長強鋼鐵、青山產業園、大明重工等為龍頭,覆蓋原材料、冶煉、加工、制造、回收全過程的金屬材料產業集群初具規模。2024年,靖江金屬材料產業共有規上企業71家,實現開票銷售319億元。 “雖然靖江金屬材料產業已具有一定規模優勢并在諸多細分領域具有相當的領先優勢,但傳統產品占比偏多、產業層次還處于價值鏈中低端的‘短板’也越來越凸顯。”靖江市工信局局長杜正宇坦言。 怎樣接長“短板”,推動“金屬材料產業”向“金屬新材料產業”攀升? “關鍵是抓住‘項目’這個‘牛鼻子’!只有加快集聚高質量項目,才能加快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杜正宇介紹,以“鏈主”思維成功招引重大產業項目——青山(靖江)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是靖江布局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的一項重大突破,標志著靖江金屬新材料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鏈條延伸 “葡萄串”結出創新果
青山控股集團為世界五百強企業、全球不銹鋼制造龍頭,青山(靖江)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總投資120億元,總面積約3000畝,位于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以青山控股為鏈主,聚焦不銹鋼金屬材料深加工產業領域,吸引一批以青山控股為原材料供應商的不銹鋼深加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此聚集,實現“引進一個、帶來一批、建好一片”,給靖江金屬新材料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產業園一期布局祥瑞、浦象、立青、青昊、瑞浦、青匯等項目,現已投產運營;二期甬金、正立、青航、德靖等項目已投產,眾青、青港、青上、青源、華東等項目正緊鑼密鼓全力推進;三期已拆遷結束,征地和項目招引工作即將啟動。
集群共進 “葡萄園”催生新富景
在祥瑞不銹鋼精線(靖江)有限公司,智能化新裝備引人注目。一臺臺AGV無人叉車靈活穿梭,各道工序高效銜接緊張有序。“我們是行業內第一家采用無人叉車生產的企業。”公司董事長胡建祥介紹,他們正瞄準新能源汽車、核電等新賽道,積極推進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我們和國內高校、大型鋼廠等緊密合作開發的不銹鋼新材料,已有部分新品投入市場,隨著產能釋放,今年公司開票銷售有望沖刺10億元!”
靖江正立實業有限公司的不銹鋼法蘭以“高端”聞名業界。“2024年公司順利完成從建設期到運營期過渡,成功產出1萬多噸產品,已與300多家企業建立合作。”企業總經理潘建平介紹,今年計劃進一步追加投資,使產能翻番,屆時有望實現年營收10億元。
在靖江市甬金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一幅現代化大生產圖景極具視覺沖擊力。由于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良好的產業生態,這個投資20億元的項目僅用3個月便敲定落戶。一臺臺業界領先的大型設備運轉不停,一卷卷高品質寬幅不銹鋼板帶源源不斷下線發往全國各地,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智能機械、石油化工等行業。 “普通不銹鋼管市場價格每噸只有幾萬元,而我們的精密光亮管售價可達幾十萬元。”在江蘇青航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華躍展示了“獨門產品”,他信心滿滿地表示,企業將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力爭5年左右邁入上市公司行列。
距青山(靖江)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不遠,更多金屬新材料項目也正全力推進。如長強鋼鐵10億元的127特種鋼管項目,為國內首條全線集中控制、采用智能生產作業的小口徑連軋無縫鋼管生產線;計劃總投資30億元的靖江特殊鋼項目,將實現近零碳排電爐煉鋼全流程示范效果。
一個“龍頭帶動、鏈條延伸、集群共進”的金屬新材料產業發展新格局正在靖江加速打開,這里不僅成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樂活地”,也成為新裝備、新產品、新技術的“集聚地”。 “靖江是制造業大市,金屬新材料及制品產業發展空間相當廣闊。”杜正宇說,接下來,靖江將圍繞先進鋼鐵、有色金屬等基礎支撐材料和海工裝備、新能源汽車、能源裝備、高性能電機、航空裝備等領域的關鍵戰略材料,搶抓新型工業化新機遇,鍛長板、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打造一批“長板”優勢標志性產品,進一步做大做強金屬新材料板塊,加快打造輻射長三角、面向全國的先進金屬材料產業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