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番話,孩子們眼泛熱淚……
今天20時49分 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 清明
春風拂煦清明至 草木青青祭英靈 清明節前夕 我市各校紛紛組織開展 清明祭掃、主題實踐等活動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 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緬懷先烈,賡續紅色血脈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3月28日,楊根思烈士陵園上空,“三個不相信”的錚錚誓言久久回蕩。當天,泰興市襟江小學教育集團六年級師生懷著崇敬之情,徒步來到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大家向楊根思烈士塑像敬獻花籃,動情唱起《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在參觀了楊根思烈士紀念館后,又整齊列隊來到烈士墓前,緩緩繞行一周,雙手敬獻小白花,寄托哀思。
3月25日至28日,靖江市第三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靖江市第三中學、靖江市濱江學校等多所學校相繼組織師生來到靖江市彎腰溝紅色文化旅游基地,在這片見證靖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個重要歷史時期黨的活動和對敵斗爭的熱土上,開展祭掃活動。師生們在烈士紀念碑前緬懷致敬,在烈士紀念館內撫今追昔,共同發出“勿忘先烈,珍惜當下,奮勇拼搏”的心聲。
巍巍豐碑照初心,莘莘學子承遺志。3月28日,在興化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內,省興化中學高一年級學生代表一同重溫入團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團的章程……”青春之聲許下對歷史的鄭重承諾。 重溫歷史,涵養家國情懷
“零下四十多攝氏度的天氣,戰士們缺乏糧彈和御寒裝備,面對美軍的瘋狂掃射,當時我腦子里只有一句話‘只能做英雄,絕不做狗熊’……”3月28日下午,在醫藥高新區(高港區)胡莊鎮史莊村紅色展示館,96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史圣林為胡莊中心小學80名學生親身講述當年那段戰斗歲月。
史圣林是胡莊鎮史莊村人,1951年4月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同年9月隨軍入朝作戰。初到朝鮮戰場,他按照上級指示開始潛伏,在地下涵洞中一待就是七十多天,在之后的作戰中,史圣林左大腿被毒氣彈嚴重腐蝕,留下了一輩子的“戰斗印記”。“白天要躲過美軍的轟炸,晚上我們還要徒步行軍30公里。既然上了戰場就不怕苦、不怕死,寧可我們這一輩死,也不能把戰爭留給下一代。”聽著史爺爺鏗鏘的話語,孩子們不禁感動得眼泛熱淚。
聲音 課本里學習過的抗美援朝志愿軍戰士,曾經以為離我們非常遙遠,但今天,史圣林爺爺動情的講述,讓我們感覺,歷史從不曾遠去。和平年代,我們更應銘記革命先輩“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寶貴精神,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胡莊中心小學六(2)班學生 徐藝洋
史圣林老人1955年復員回鄉后,就堅持宣講革命戰斗故事,我小時候就多次聽他講述革命歷史。清明節將至,組織學生徒步到紅色展館參觀,聆聽老英雄講述革命史,就是希望英雄精神能代代相傳,孩子們能從小涵養家國情懷。
——胡莊中心小學校長 梅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