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各地春耕備耕按下“加速鍵”
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隨著氣溫回暖,泰州市各地春耕備耕生產按下“加速鍵”,無人植保機、智能灌溉系統等現代農用機械輪番上陣,努力為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這兩天興化一片片麥田正在享受植保機噴施葉面肥帶來的陣陣“濕意”。在種植大戶王有才、張鳳山、金榮寬三家家庭農場內,興化市供銷合作總社無人植保機服務隊正在緊張作業,10多架無人機在田間飛過,噴施復合肥、葉面肥、尿素一氣呵成。興化市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科科長金寶炎介紹,春節過后,他們的無人植保機就沒有閑著,這兩天格外繁忙,主要服務對象除了興化外,還有海陵區和姜堰區的農場。春耕開始后,已出動無人機7000架次,服務面積達1.2萬多畝,施肥9200斤。
▲植保機進行施肥作業。 “我今年種了1000畝小麥,最近田里特別干旱,這種情況下一般不能直接澆水,所以我們采用的是在葉面噴施大水量氮肥,來應對麥苗缺肥缺水。”泰興市金禾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一位姓唐的負責人介紹,因無人機載重有限,目前田里采用的是植保機近距離噴施水肥。“使用智能數字系統監測的同時,我們還進行實地考察,確定不同田塊的干旱情況,因地制宜噴施水肥,保證水肥滿足現階段小麥生長需要。” 在泰州市海陵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無人農場內,一座巨大的顯示屏引人注目。屏幕上顯示的內容有環境氣象、土壤墑情、土壤肥力、水層監測數據、水質監測數據、作物長勢情況、植保管理措施等多個方面。這些數據不停刷新,時刻監測無人農場的“健康狀況”。智慧管控平臺根據回傳的實時數據和數據庫技術,通過智慧農業管理助手APP實現移動監測管理,無人灌溉施肥,一鍵輕松掌控。
▲智慧灌溉系統給麥田洇水。 泰州市農業農村局作栽站副站長劉云飛介紹,目前泰州市在田農作物主要是小麥和油菜,其中小麥面積256萬畝以上,油菜41萬畝以上。“小麥已進入返青期,油菜進入抽薹期,都到了春季田間管理的關鍵時刻。” 去年入冬以來,泰州市雨水偏少,這也給今年的春耕生產帶來了一定困難。劉云飛表示,目前全市春耕生產的田間管理主要做好幾個方面工作:全面清溝理墑,做好因苗因地抗旱補水;小麥弱苗田塊盡快施返青接力肥,促進苗情轉化;旺長的小麥要在拔節前采取適度鎮壓或化控措施;油菜要根據長勢普施油菜薹肥,小麥要在3月上中旬施準施足小麥拔節孕穗肥;針對可能出現的“倒春寒”等災害性天氣做好防災減災措施。“種植戶要密切關注氣象預報和田間土壤墑情,盡早主動洇水抗旱,一般可采取溝灌、噴灌等方式,灌溉時切忌大水漫灌。”
▲無人機執行化學除草任務。 春播備耕工作同樣在提速。姜堰區張甸鎮豐源蔬菜種植合作社的蔬菜種植基地有320畝。大棚內,番茄、辣椒、茄子等8個品種的蔬菜正在育苗,工人邊看苗情長勢,邊清理雜草。今年,這家合作社對育苗大棚進行了改造,安裝智能化控溫、調光、配水設備,一部手機就能簡便操作,幼苗存活率提升了20%以上。除了技術助力,合作社還緊跟行業前沿,與省農科院合作,8個品種中有一半是最新研發的新品種。 泰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全市夏糧面積266.23萬畝、油菜41.14萬畝、在田蔬菜面積33.4萬畝。 為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全市已調運儲備化肥農藥8萬余噸、水稻等各類種子1.8萬噸。農機作業準備也基本到位,組建農機應急服務作業隊57個,計劃投入春季農業的生產農機具1.37萬臺。
|



